美文网首页职场菜鸟成长记
年轻人,千万要逃离你的舒适区

年轻人,千万要逃离你的舒适区

作者: 艾姆安格瑞 | 来源:发表于2018-01-22 16:17 被阅读0次

    最近在网上看到的一些新闻,觉得很有感触,希望分享案例,通过这篇文章表达下自己的态度。

    “除了收费,我们啥也不会”

    河北省唐山市宣布所有城市路桥收费站停止收费。这本是件让人民群众拍手称快的大好事,但却遭到了收费站工作人员的反对。为什么呢?

    因为撤销收费站对他们而言就意味着失去工作。后来网上又流传一则视频,内容是当地政府部门召集收费站工作人员做思想工作的,政府部门人员称,遣散员工会根据劳动法给出相应赔偿。然而其中有一位收费站工作人员抱怨,“反正都是你们领导一句话,就不管我们老百姓死活,就是这意思了呗”……另一人说得更直接:我们来的时候都很年轻,我现在36岁了,人家都要30以内的,一听我36了,对不起,我们不要你了,“我们把青春都耗在这了”,“我们学东西也学不了了,比20多岁的都慢了,也都不方便了,都不喜欢我们这样的劳动力了”。

    先不管是否存在劳务纠纷,光是看到这段大言不惭的说法,如果真如他们所说,除了收费、其他啥都不会,那真是可悲。这则新闻虽然反映的只是唐山的一小拨准下岗职工,但我相信它依然能震撼很多国人的内心。

    早在十年前,就有新闻报道,浙江省湖州市招聘147名高速收费员,却有1600人报名,其中还有700多名大学生。人们惊呼,5个大学生抢一个收费员,这火爆场面连招考公务员也为之逊色。

    高速收费员为什么这么受亲睐呢?其实某些经济大省的高速收费员,月工资高达近万元,还不算各类福利和补贴。在这点上,确实能秒大部分私营企业打工的,性价比上无可厚非。而且这份工作相对稳定,技术含量也不高,看起来稳当、舒适,因此也得到了部分年轻人的青睐。既然工作性价比这么高,自然就抢手了。在很多地方,想当上这个收费员,还得使尽浑身解数,托关系送礼自然不在话下。在唐山这则视频中,领导质问一名抗议的员工:当初你是怎么进来的?这话就问得大有深意。

    讽刺的是,那个员工跟领导抗议“我们把青春都耗在这了”,“除了收费,我们啥也不会”。这样的说法实在不值一驳,难道这么多年你没领过工资?

    他其实就典型代表着一类人,一类想要“稳定,体面,铁饭碗”的体制内工作的人,而且对稳定的判断陷入了一个误区:就是不管你多大年龄,哪怕你啥都不会,国家都得养着你。

    我想要问的是:

    你才36岁,有什么资格说自己啥都不会?

    你才36岁,怎么把自己搞得啥也不会了?

    既然可以理直气壮的说自己什么都不会,就应该承受什么工作都没有的结果。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本是自然界的常态。

    "就算是死,我也要死在编制里"

    2012年,哈尔滨市举行环卫系统公开招聘人员培训结业式。当时报名的结果是:457个工勤技能岗位却引来1万余人报名,最终缴费成功的7186人中,拥有本科学历的2954人,占41.11%;29人拥有统招硕士研究生学历。

    “研究生当环卫工!”当时这个话题瞬间引来热议。其实研究生报考哈尔滨市环卫工人的目的很明确,就为一个事业编制,就没有了失业之忧,怎能不抢手?

    对于众多报名人来说,如果能顺利考入,在工作三年后,如果管理岗位出现空缺,将有可能调整到管理岗位,这是更大的诱惑。然后从科员开始做起,然后副科,到了一定的级别后,就可以自然转为公务员。其实这可以理解为万人考公的长跑中一种曲线救国方案,可以算是改变命运的一次机会。

    但是这个世界上从来不存在一劳永逸的工作

    世界的变化真的远远我们想象得要快得多。近些年,移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能够替代掉太多的工作了。李开复在一次公开演讲时说,未来思考低于五秒的工作都会消失,为自己孩子选择专业的时候,都应该具备极高的格局和前瞻的视野,才能给出合理化建议,因为如果一旦决策错误,可能在你还没有毕业的时候,你的专业就已经消失了。

    现在的事业单位有些已经开始撤销、有些缩编,把业务外包,最后只负责总的管理。哪怕是国企,在遇到改革时,肯定也是要干掉一批人的。所以我们都要有清醒的认识,不要以为自己在二三线甚至四五线城市,压力不可能那么大,就可以过上“慢生活”,甚至在资本家企业里,过着老干部的生活,并且还为此得意,觉得自己偷懒很高明。

    当改革突然降临,这才发现你的亲戚下来了,你倚仗的领导退休了,你还能靠谁?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你有能力抵抗得了吗?请记住这个道理:混吃等死才是最辛苦的人生。

    你可以不服,也可以委屈,但你被淘汰了

    时代的进步,总有一些职业被淘汰。在这种职业转折的阵痛期,谁先走出来,谁先重生。市场经济虽然让大家更富裕了,但其本质仍然摆脱不了残酷的自由竞争。有竞争,就会有失败,有淘汰。二八原则作为一个自然定律,一直存在。能成功登顶的毕竟是少数人,对于大部分普通老百姓来说,如果在竞争中失败,谁来为这件事兜底?真要说来,那就是自己的贪图安逸和不上进。

    到了年龄就该做这些事,这就是你想要的生活?

    有时候婚姻里的合适还是不合适只能自己说了算, 很多小农经济思维的人,就习惯了一成不变的生活,认为生活就应该是这个样子——朝九晚五,囿于厨房,困于苟且。打打闹闹也好,磕磕绊绊也好,老一辈也都是这么过来的;同样,他们也认为每个人都要必须结婚,无关喜欢不喜欢,无所谓爱与不爱,只是到了年龄就该做这些事情了。安安稳稳地走流程似的过完这一眼能够望到尽头的人生。

    能够拍死你的不止是后浪,还有前浪

    这两天,阿里一则“资深用研专员”招聘启事,也刺激了无数人:

    我们看下这则招聘的信息:年薪35万~40万元,年龄60岁以上,学历不限,背景不限,居委会大妈,广场舞KOL优先,有网购经验,能当知心大姐,热衷公益。乍看一下,你可能觉得这工作太轻松了。可仔细分析工作内容,你就会发现,给你40万,你也干不了。

    深度体验产品,发现并反馈问题:洞察力

    定期组织座谈或小课堂,发动身边人反馈“亲情版”手淘使用体验:号召力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反馈老年群体对产品的体验情况、用户需求:沟通力

    再加上网购经验、热爱学习这些标准凑在一起,足够证明这个中老年人已经是个有一定水平的高级产品经理了好吗?!你明白了吗?落伍和年龄压根没关系。我们还敢像以前那样嘲笑广场舞大妈很low吗?为什么有的年轻人心如死灰、生无可恋,老年人却活得像好奇宝宝,朝气蓬勃。为什么有的人的60岁比你的30岁更值钱,无非是长板比你长,短板没你短。让自己走向中年危机的罪魁祸首,或许恰恰就是那个不思考、不选择、不努力的自己。

    能够改变这个现状的方式是什么?

    一句话总结:走出舒适圈


    一个人只有打破了自己舒适区,才能见到不一样的世界,才能做到突破和卓越,从而带来长久的真正稳定。

    人为什么害怕走出舒适区?因为天性。

    都说开始的第一步是最难的,一样的道理。因为走出舒适区,我们要面对的是完全陌生的环境,不知道前方等待的会是什么。为了逃避去接受这其中极大的不确定性,很多人选择的是不去开始,觉得现在这样也挺好。

    可当你真的一咬牙一狠心走出了这一步,一定不会后悔。原来外面的世界是这么的精彩,虽然要经历痛苦,可能会失败,但它们都不会让泪水白流。

    所以我一直很偏向于赞成年轻人留在一线城市好好沉淀。城市之间,不止是环境,福利,薪资方面的差距,而是人做好与尽力的标准实在相差太大,职业素养,思维模式相差太大。一线城市有更优质的视野和机会,除了压力,房价和拥挤,其实还是不拼爹的人最好的成长环境,因为一个最关键的点:“公平”。别忘了,那些鼓动大家逃离北上的媒体和营销号,至今也还继续留在北上广,他们自己都不逃,你们为什么要逃?

    不可否认,中国的小县城也处在快速发展之中,但它们没人才、没政策、没资源、没规则。他们所谓的发展,更像野蛮生长,杂乱无序,没头苍蝇一般乱打乱撞;它们的发展,注定无法赶上大城市的加速度。它们只会被越甩越远。小不可怕,可怕问题很明显了还夜郎自大。

    通过大城市丰富的商业,工作,学习机会去不断的给自己充电,使自己成为某领域的专业人士,你的首要目标不是说急着能够买车买房,而是提升自身的议价能力。哪怕在大城市里面,最终还是被大浪淘沙,但经历过风浪的人的战斗力必然也大得多。如果真从一线城市回老家,不管是打工还是创业,能力优势比起来,还是要明显高一些的。这个叫做“降维打击”。

    每个人都要对每个人的未来负责。如果只想做个“钱多事少离家近”的小螺丝钉,那么好歹也把螺丝钉给磨锋利了。而不是把“皇粮”意识刻印在脑子里,形成一种思维定式:似乎只要吃上了组织的饭,就能旱涝保收一辈子。

    愿年轻的我们,能不顾一切地上进:

    不要让你的小圈子,杀死你的努力

    不要难为与“父母在,不远游”

    不要看到了很多机会,却受困于如下因素,最终停滞不前、泯然众人。

    不要因为眼下的盲目乐观,给自己种下换来被社会淘汰的苦果。

    不要等到走投无路的时候,才后悔当初没有拼尽全力

    谁也不知道自己所在的环境,今天还是业内翘楚,明天会不会被其他行业跨界颠覆。在这个急剧变化的世界,哪有一直的稳定。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我们得随时做好变换轨道的准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年轻人,千万要逃离你的舒适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bgla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