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无法解决问题,都是因为我们看不到事物的本质。我们都想要拥有这种看透事物本质的能力,也就是洞察力。
刘润老师在《刘润·商业洞察力30讲》的第一讲就刷新了我的认知,他对洞察力下了一个新的定义。
所谓洞察力,就是透过表象,看清“系统”这个黑盒子里,要素以及它们之间连接关系的能力。
他在讲什么是系统的时候,提到了斯坦福监狱实验。相信我们大部分人都知道这个实验。
1971年,美国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找了24名生理、心理都很健康的志愿者,把他们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扮演囚犯,一组扮演狱卒,在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系的地下室,体验“监狱生活”。一开始,“囚犯们”感觉挺好,觉得是种少有的体验;狱卒们也感觉挺好,觉得自己一定是知情达理的狱卒。他们都觉得,自己是不一样的“人”。但第二天,事情就开始失控了。囚犯有些受不了监狱的环境,发起了一场小小的“暴动”,撕掉囚服上的编号,拒绝服从命令,取笑狱卒。狱卒觉得是可忍孰不可忍,为了控制局面,“镇压”了这场暴动,强迫囚犯做俯卧撑,脱光他们的衣服,拿走他们的东西,并让他们空手洗马桶。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场面几乎完全失控,狱卒拼命虐待囚犯,有些囚犯失声痛哭,并出现了心理疾病的症状。第六天,实验被叫停。
明明是随机的两组人,但只要把其中一组“人”放在狱卒的位置上,不管他们具体是谁、受过什么教育、有什么信仰,他们就会去虐待囚犯。这些“人”是谁似乎不重要,因为有一股你看不见的、远大于这些“人”的力量,牢牢握住了他们的双手,左右他们的行为。这种远大于“人”的力量,就是:系统。
什么是系统?系统,就是“一组相互连接的要素”。比如,在斯坦福监狱实验中,这24名志愿者,就是“要素”;而“狱卒和囚犯”就是他们之间的“连接关系”。
斯坦福监狱实验告诉我们,要素其实无法完全决定自己的行为。但是,把要素和连接关系放在一起,也就构成了整个“系统”,是“系统”决定了个体要素的行为。
那我们拥有了透视“要素”和“连接关系”的洞察力眼镜,有什么用?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这种连接关系来解决问题。
我们都听说过和尚分粥的故事。两个和尚分粥,负责分粥的和尚,当然想给自己多分一些。而另一个人当然不答应。如何真正解决这个问题?改变“要素”吗?教育他们:出家人,要以少吃一点为怀?可是出家人也不想饿死啊。那怎么办?改变“连接关系”。让一个和尚分粥;另一个和尚先选粥。先选粥的和尚,当然会挑多的那碗。这样,为了不吃亏,分粥的和尚的唯一办法,就是把两碗粥分得尽量一样多。通过改变“连接关系”,而不是“要素”,两个和尚获得了他们都认可的公平。
再比如,家长督促孩子做作业,规定几点到几点完成什么,几点到几点再完成什么,最后几点之前要睡觉。孩子总是各种拖拉,甚至到了睡觉的时间作业还没做完。这就是“连接关系”不对,我们和孩子之间变成了强迫的关系,如果改变策略,告诉孩子在几点之前完成作业,其他在睡觉之前的时间他可以自由支配,那他的积极性就会上来了,效率自然不一样,这就把“连接关系”变为了主动关系。
当然在第一讲的学习中只学习了皮毛,还没学好方法论,但第一讲的内容就让自己能更深入的思考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从另一个角度有收获,更期待下面的学习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