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想做一个自律的人,于是我列了每一天想要做的事情。
可是好多次,仰卧起坐一百个总是无法完成,当我完成30个的时候,就已经要躺在地上起不来了。休息一下去做臀桥,再继续做20个,就已经咬着牙再也坐不起来了。于是每一次这个打卡都不能理直气壮充满自信地打个勾。甚至到了后来,我每次都觉得自己无法完成而干脆连一个都不做了。
最近我把仰卧起坐这个打卡项目调整为了50个,在有点困难地做到第40个时,我想:再做10个就可以完成打卡了。做到第45个时,我快要起不来了,气喘吁吁地头脑发着热。尽管如此还是能给自己鼓励:加油,最后五个了,5,4,3,2,1!完成!
每次做完50个仰卧起坐,我就能充满成就感地打个勾。因此这项打卡内容,1个“50”比0个“100”来得更有成就。
我有好长一段时间没有看书,当我要准备考试的时候,我是不敢看书的,因为遇到好看的我就放不下了。可是很多时候只是懒得去开始。
后来我给自己定了每日阅读三十分钟的计划,自从有了这项打卡,我一闲下来就会打开阅读软件开始看书。在教室里等上课的十几分钟、课间、吃完饭站着消食的三十分钟,等公交的时间、等电梯的时间... ...只要空下来就打开看一会儿。
之前记过自己一直以来阅读的书籍,是44本。可在我坚持打卡的第56天,我已经读完了11本书。虽然阅读不能以量取胜,但我觉得量变才能引起质变,阅读是需要大量的积累的。于是这样的打卡让我收获颇丰。
比起定个很难的目标让自己难以完成, 不如就告诉自己,就只做一半就行,只要开始了就超过了许多人。
我想起之前看过的一本书籍推荐——《微习惯》。作者斯蒂芬一直想要说服自己每天晚上锻炼30分钟来改善身材,可是怎么也做不到。有一天晚上他换了一个思路:管他呢!先做一个俯卧撑再说。于是他行动起来,做完一个又接着做起了第二个、第三个。做完俯卧撑,肌肉活动开了,他有做了引体向上和腹肌训练,就这样不知不觉做完了30分钟的运动。
太多的失败都源自于太大的flag,每天100个仰卧起坐、一个星期读一本书、每天跑五公里、每天写三千字... ...因为野心太大又难以完成,于是想要达成的目标就一直只是目标而从未完成。
然而当我们把这些目标拆分成一个微小的小任务,就能减小许多的心理负担。比如,每天10个仰卧起坐、每天阅读10分钟、跑操场一圈、写日记100字,是不是觉得好像可以坚持每天完成了。
如果还是太难,就再拆分一下——先躺下来做一个仰卧起坐,打开书或者阅读软件看十行字,穿上鞋子下楼走一圈、坐下来写一件今天发生的小事情。
当你开始了,就已经甩掉了许多人。今天做一点,明天做一点,后天可能有余力再多做一点,持之以恒地积累,总比从未开始厉害得多。
我有一个夜跑五公里的打卡,三天了还没完成过,昨天没跑完2公里就下雨了,今晚跑了两公里就觉得好无聊,一边走路一边玩手机,后来我想:打卡就改为跑步吧,不管跑多远,有跑就可以打卡。
带着这种轻松的心情,我却还是跑完了5公里,每公里的配速还比平时快了四十秒。
不仅是跑步,写作也是这样的。
以前我总认为每天写作是很难坚持的事情,需要太多的时间构思题材和主题,但当我把任务定成在简书上更新一篇日记,没有文字规定也不在乎篇幅长短,我反而感觉给公众号的写作积累了许多的题材。
就算是现在才醒悟到了这个道理,我也不觉得可惜,至少我可以接着开开心心地打卡了。
鲁迅有一句话: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想做却觉得困难的事情,先去开始就好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