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花葬志

作者: Fwx烟雨倾城 | 来源:发表于2019-11-23 19:54 被阅读0次

[明]归有光

婢,魏孺人媵也。嘉靖丁酉五月四日死,葬虚丘。事我而不卒,命也夫!

婢初媵时,年十岁,垂双鬟,曳深绿布裳。一日,天寒,爇火煮荸荠熟,婢削之盈瓯;余入自外,取食之;婢持去,不与。魏孺人笑之。孺人每令婢倚几旁饭,即饭,目眶冉冉动。孺人又指予以为笑。

回思是时,奄忽便已十年。吁!可悲也已!

寒花是魏孺人的陪嫁的丫鬟。在嘉靖的丁酉年的五月四日死的,葬在虚丘。侍奉我而不能到最后,这是命运啊!

寒花刚嫁过来的时候,才十岁,低垂着两个环形发髻,拖着深绿色的裙子。有一天,天很寒冷,她点火煮熟了荸荠,削了皮盈满瓦盆。我从外面回来,要取荸荠来吃,她端着荸荠离开,不给我吃。妻子魏孺人见了便笑这件事。妻子常常让她靠在桌子旁边吃饭,她吃饭时,眼睛慢慢地转动。妻子又指着她那样子对着我笑。

回想当时的情景,转眼已经十年了。唉,真可悲呀!

《寒花葬志》是明代文学家归有光的一篇散文。当时,作者的妻子魏孺人已经离开人世,而魏氏的陪侍丫环寒花也过早去世。文中通过追忆寒花的生前经历,表达了作者对妻子深切的思念之情。

归有光少年丧母,两次丧妻,儿女或早夭,或长成之际猝然离世,使他在人生中体味到了太多的无奈与悲凉,所以他有时候会对千百年来为人们深信不疑的“天命”产生怀疑,对天发出痛切悲怆的呼号。

但更多时候,作为深受儒家传统思想影响的正统文人,他把这种种对人世的不公的愤恨与无奈化为了一种哀而不伤的淡淡笔触,向人们娓娓道来。

如《寒花葬志》,便是明写寒花,暗写魏孺人。这种看似一带而过的闲笔与淡笔,正是归有光散文突出的特点。这种写法,表面上容易被人忽略,但在这种刻意的淡化与压抑之中,包含了作者深挚沉痛的情感和细腻丰富的心灵。

相关文章

  • 韩花葬志

    [明]归有光 婢,魏孺人媵也。嘉靖丁酉五月四日死,葬虚丘。事我而不卒,命也夫! 婢初媵时,年十岁,垂双鬟,曳深绿布...

  • 性情

    韶华浮影掠星光 叠梦层层恋花殇 盛心葬与多情志 濡沫醉深两相忘

  • 花葬

    花谢花飞飞满天 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 落絮轻粘扑秀窗 闺中女儿惜春暮 愁绪满怀无著处 手把花锄出绣窗 忍...

  • 花葬

    花如雨 落地有情 入土无声 忧若风 透香无意 青丝微凉 生如花 美若画 伸手轻触的 是美还是伤? 一把花锄 掩不了...

  • 花葬

    春归花正好,新红东园寻 初遇桃花折,又悲芳菲殒 清夜挂玉盘,残梦销人魂 花逝君未老,何必相逢君

  • 花·葬

    粉瓣俏娇,佳人伴自窕。小落星光半点素,乍起银琼几里香。谁来愁葬? 片泥残消,化春护花早。败红污卷依凄笑。纷下玉壶个...

  • 花葬

    眼睛闭上全是你的背影 无可厚非我没资格提及 清晨第一缕阳光下呼喊 明媚如光你又赖在哪里 梦境有幸留有你的痕迹 醒来...

  • 花葬

    一夜风,一夜雨, 一夜落花飘满地, 欲比黛玉把花葬, 怎奈有心却无力, 此情此景唯有叹息。

  • 花葬

    少年时你的目光穿隙而来 我听见春来 蛹的心事臃肿了身体 花的情结在月色里弥散 一个故事在枝间娓娓道来 你一定记得 ...

  • 花葬

    我在这里下葬, 两朵猩红的彼岸花开在旁, 荼蘼的尸体裹住我全身的痒, 夜色斑驳里妍制女子的香。 我打翻孟婆手里的那...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韩花葬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btkw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