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写作已有一年半,从每周一篇到现在的每天一篇,我的生活依旧如初,未产生肉眼可见的改变。
有一段时间我想着自己估计是写的太空洞了,没有给别人带来什么价值,于是我把文字写的很接地气,但依旧没有反馈;
后来我发现写的主题太散了,于是开始写职场方面的感悟,后来写设计方面的案例,但可能是因为都坚持不够久,收到的反馈也不太好;
进入剽悍江湖,看到大家的打卡文,我开始佩服,因为人家的文章中故事和金句并存,读起来幽默有趣,而且案例充实,很多都是作者做到的,如何能不让人信服!
再回头看看自己之前的写作,活脱脱的空架子,只有骨骼没有肌肉,而且我的骨骼总是在重组,今天一个样,明天另一个样,拿出来只是一个假的橡胶人,一戳即破。
经过做完猫叔的创作分享,我想接下来自己要写这些:
001 用专业的角度去解析优秀的设计案例,从优秀的案例中总结可以借鉴的,比较容易迁移的设计的经验。用案例分析输出一方面宣传自己的专业,一方面培养设计思维,再者给其他人提供可用的设计点子。
002 搜集知乎上大部分人都比较疑惑的问题,然后去做专业解答。这样一方面让自己更专业,一方面更能对症下药帮助他人,建立自己的品牌。
003 输出阅读相关设计方面书籍的感悟。用输出倒逼输入,培养自己的专业系统能力,并期望带给别人价值。
以上都是“拿来卖”的点子,但只能是开始一个月用,之后要“卖自己”才能真的形成说服力。
猫叔说做到了才是真的牛,所以接下来:
001 要输出自己在做的事并结合感悟和价值输出;
比如手绘,比如软件做出的作品,比如相关案例现场图片,结合项目相关说明。
002 要输出自己做成的事,某个项目的独立设计案例,给某个案例进行优化输出自己的新的设计,自己工作中完成的项目输出及反思等。
003 除设计之外,我有没有积极去利他,我有没有在除专业之外的领域去打磨自己等。
创作的意义在于去说服别人,给别人带去价值,顺带扩大影响力。如果总是输出不痛不痒的文字,那还不如不写的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