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父》里有句话影响了很多人:“花半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
看得清事物光怪陆离现象背后的本质,才能抓住问题的关键和重点。只有抓得住关键的因素和重要的环节,才能真正找到解决问题之道。
有些人花很短时间就能从纷繁复杂的事情中抽丝剥茧地找到要害之所在,并且迅速地调动精力和时间,快速地采取切实有力的行动。
有些人逻辑思维与推理判断能力较差,总是迷失在细节上面,总是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总是捅不破思想的迷雾,花了很长的时间,却一直在无关紧要的地方纠缠不清。
历史上的能人异士、圣君贤相、英雄豪杰,无一例外都是抓纲带目的高手。譬如唐太宗李世民,知晓纳谏是人君的关键,以魏征为镜,开创贞观之治。
贤明的丞相,如诸葛亮,能掐会算的刘伯温,留下了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天下刘伯温的历史佳话,更是富有预见性、判断力极强的抓问题本质的绝世高人。
三国演义中渲染的三个人,诸葛亮是未见先知,司马懿是一见便知,曹操则是事后方知。这三个人都是一时人杰。
凡夫俗子对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只能叹为观止,也很难像司马仲达那样见事敏捷,能做到像曹阿瞒那样就算很了不起的了。
临事的反应,其速度其深度,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比如做生意的人,抢抓商机方面,就需要反应快而准,行动有力而精准。
机遇抢抓得好,得风气之先,就能赚到钱。反应迟钝,就只能望洋兴叹,只有羡慕别人大把大把地赚钞票。
成功向来只青睐那些有先见之明的人。见事不明,后知后觉只能成为一个庸人,没有丝毫成功的可能。
当今世界,真的是一日千里。如果我们没有敏锐的洞察力,总是迷失在海量的信息汪洋里,就会被伪信息所影响所左右。
信息获取能力十分重要,没有信息就没有机会。面对各种信息,如何选择,如何甄别,如何去伪存真,又是一个必修课。
只有从海量的信息中,抓取到对自己有益的信息,辨别出对自己有用的信息,毫不犹豫地抛弃掉那些杂乱无章的伪信息,抓住问题的关键和要害,才能找到方向,才能找到方法,才能决敌致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