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2022.8.25,晚上10.26,记录周三去宅兹中国展览。
上海博物馆是我印象中第一次去的地方,之前想去因为看了《瓷器中国》里面讲到的很多陶器、瓷器都是上海博物馆馆藏的,很想带着书去一次。不过这次没带书,所以走马观花看了一圈,下次再去。
这次主要去宅兹中国展览,周末已经去奉贤博物馆看了一波文物,不过年代不一样,这次正好是从夏、商到西周的文明展。这次的展览叫“文明展”而非“文物展”,因此更多的是通过文物的组合,布展的方式来体现文明的演变和迭代。在观看过程中,我隐约觉得这个展给人宏伟、大气的感觉,可能是因为一个个青铜器伫立在那里,诉说时间的故事吧。
七月我就已经开始关注上博的公众号,发现里面非常高级,已经把游览内容数字化为电子游览手册,可以直接跟着电子版直接阅读和预习,还有其他展馆,都配备了数字导览手册,非常精致到位。同样的,在现场也可以通过扫码进入到相应展品的介绍页,通过文字、图片和音频,多感官了解文物的更多信息。这种虚实结合的方式不仅方便了现场游客的游览,也可以方便我们在游览前或游览后进行更多了解。
这给我新的启发,是否也能通过将游览手册数字化的过程,去讲述数据的相关概念呢?这是我上学年设计的一个雏形,设计一个学校各类人群可以游览的校园树木手册,可以是纸质的,可以是电子的(如ppt),也可以用编程软件形成游戏化的,各种形式。除了纸质作品,其他的都是数字化的一个途径,并且在各种途径中达到同一个终点。不过这里如何与数字化紧密结合,这点需要再思考。
在游览博物馆的过程中,我非常喜欢看青铜器上的纹饰,弯曲的线条组成新的图案,鸟、兽等,找不到纹饰的起点,但是看着他们的时候,内心很宁静。
之前正好看过“曾侯乙青铜尊盘”的纪录片,里面就尊盘的铸造工艺有很长时间的学术争议,有学者认为是失蜡法铸造,但有学者提出异议认为是陶范法铸造,并通过三维建模的方式予以反驳,后来经过学术鉴定,尊盘就是以失蜡法铸造,并有现代工匠用同样的失蜡法工艺复制了曾侯乙青铜尊盘。这个故事让我印象深刻,这一学术领域的争议,背后有非常科学的思想,提出问题,抛出自己的观点,用数据、模型、文献等各种方法解释自己的观点,然后再由新的学者出来反驳或提出新的观点。这样的过程,是思想的交流,但同时也是个人站住自己立场的磨炼,在这里,能够勇敢地发出自己的声音,并用证据说话,这点很重要。
所以在看了纪录片后,我对青铜器就有了新的感情,同时在上学期我听了几节制作鼎的美术课,对青铜器从无到布满纹饰的青铜鼎更是喜欢了。在展览的儿童手册上,还有关于三个朝代中鼎的进化和变化题目,很是有趣。
虽然对于过去的历史我依旧稀里糊涂,但是在一点点看展和看纪录片的过程中,依旧觉得中国的文化真的太迷人了,经过文化积淀后形成的艺术、人文,不应被我们舍弃,而应该更多的拾起来,继续传承和发扬下去,让过去融入在现在,继续延续到未来继续发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