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没成本与退保或换保:历史来源,很多人的保单是来自熟人购买,即所谓的人情单和亲情单甚至自保件,过了几年才买发现自己买错了,这个时候,很纠结。
就好比买股票被套住了:
止损割肉,不舍得;
继续持有,又担心套得更深。
经济学有一个名词,叫做“沉没成本”。
解释一下这个概念:
指当下已经付出了,且无法挽回的损失,包括并不局限于时间和金钱等。
做一个决策,不要只等着所谓的沉没成本,要理性对待,即你的关注点在那里,出路就在那里。
谈几个关于“沉没成本”的案例吧:
(一)某人大学毕业工作了3年,发现这个行业没有发展前景,且自身也不适合这个行业,过去的积累就叫做沉没成本。
(二)某人(女性)与某男士恋爱2年,才发现这段感情不合适,未来的出路是凑合着相处并结婚还是选择分手呢。过去2年的付出,就是沉没成本。
(三)一个人跟一个企业签订了3年的合同,干了一年,去发现,付出和收获不成正比。本企业年薪才10万,其他同类型企业,年薪可以15-20万。如果离职,属于提前违约,就要失去项目奖金,大概3万,甚至还需要承担3-5万的离职违约金。项目奖金+违约金,就是沉没成本。
接着,回到保险的话题:
买了一份性价比差的(至此价高)的产品,长期缴费20-30年,目前缴费1-3年,退保一般都会有损失的,一般只能退回已交保费的10-30%,这个时候怎么办呢?
(1)感性思维:
一部分人,只关注沉没成本,认为退了损失太大了,咬紧牙关继续缴纳。
(2)理性思维:
不关注沉没成本,更多的在乎如果“继续前行”,会有什么样子的代价。
无缘无故的唆使人退保,这是违背职业道德的。
但是错了就是错了,我更要提醒: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学会承担和止损吧。如果更换新产品,谈一下具体的注意事项:
(1)确保买到了新产品。
别旧得退了,新的买不到(延期拒保、拒保等)或加费承保或者除外承保。
(2)注意新旧保单的空档期。
一般长期险都有60天的缴费宽限期,新产品也都有等待期。(90天或者180天不等)
后注:
只是客观讲明事情的来龙去脉,具体选择什么,还要当事者拿主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