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9042830/2d05e8d65333068f.jpg)
文字,图片:山鹰
![](https://img.haomeiwen.com/i19042830/9c918fa84ec40b37.jpg)
山鹰原创,抄袭必究
![](https://img.haomeiwen.com/i19042830/aabe6742ed122094.jpg)
八八年三月的一天,接到上级紧急通知,要求全线进入防炮击和防偷袭的警戒状态,即加强岗哨,二十四小时不间断观察,发现敌情即时报告,紧急情况下可随时处置。
上级指示,要求每班岗哨设置一个流动哨,两个观察点,六人在哨,两小时一轮换,二十四小时不间断。一号阵地平常的站岗状态是两人站两小时一班岗,而这次要求六人站一班岗就意味着换班更勤,休息时间更少。按照十八个人二十四小时三班岗的比例来计算,就是每隔四小时换一班岗。
进入警戒状态以后,一号阵地的生活秩序临时被打乱,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就是站岗。警戒阶段睡觉时间极少,睡眠明显不足,最大的幸福不是吃饭,而是睡觉,是想美美的像常人一样,好好的睡上一觉!
不过,要不是真的困得不行,睡觉也是提心吊胆,不得安神。每天睡觉都是枪不离手,子弹上膛,关着保险而把枪放在枕头边上。
八八年四月某天傍晚,余排长在饭前集合说现任炊事员即将请探亲假,问有谁愿意接替炊事员工作,要求不论谁接替炊事员工作,至少要干满两个月才能调换岗位,不能凭兴趣半途而废。稍加思索,孟余生向余排长报告说愿意干两个月。
余排长先是一惊,然后说:“你先不忙作决定,考虑一下再说”,孟余生说:“行”。
晚上,孟余生去排长室找余排长商量干炊事员的事情,经过跟余排长一番商讨,余排长同意给孟余生一次锻炼的机会。于是,孟余生即刻从二班宿舍,搬到三班宿舍旁边那间专用炊事员保管室。
做第一顿大锅饭是在余排长的指导下完成的!余排长说当炊事员的第一个关键任务是要把饭煮熟,然后才是烹调炒菜方面的提升。按照余排长的说法,要想把饭煮熟,煮好,吃味很好的感觉,一般情况下就是,先在行军锅里放置半锅大米,接着倒入清水超过大米食指三节左右,不论是用柴火还是用煤炭火煮饭,都是先大火边煮边拌韵,待米汤水即将煮干时及时撤出大火,然后用小火慢焖数分钟闻到米饭香味即可。
孟余生单独操作煮饭的第一顿是水放多了,饭被煮成了稀饭,第二顿是水放少了,锅底烧糊成夹生饭。好在这两顿饭战友们都没说什么,忍气吞声的吃了!余排长也没说什么,还是鼓励孟余生继续努力。
终于孟余生在煮第三顿开饭时,掌握了行军锅煮饭的要领,煮熟的米饭清香又好吃。战友们都在赞口不绝的夸奖孟余生悟性高,说文化水平高就是与众不同。孟余生在心里偷着乐,心想,煮个饭跟文化水平有什么关系。
每到饭点,不少战友就开始关注孟余生这小伙房,为了能早点开饭,战友们都会不辞辛劳的来帮厨。孟余生顿觉轻松了许多,孟余生负责调配和主厨,战友们只管整理和清洗。
炊事员工作极其单纯,短时间内干着还是觉得挺有趣和很享受。
阵地炊事员每天的工作状态大致就是这样:
早上7点,起床洗涑完毕。迅速把做早餐所需面条,菜籽油,红烧肉,青菜,姜,葱,蒜,辣椒等调味品从住处,即保管室依序拿到伙房。用柴火烧开行军锅的水,舀出部分开水先在大铁锅里做好面汤,然后根据人数下面条。
8点早餐开始,8点30分结束早餐后就生好碳火并封好,收拾倒下的面条面汤用塑料桶提去喂猪,洗涮完锅碗瓢盆九点左右就休息。
11点开始淘米煮饭,同时,洗菜作好准备,大约11点40分开始炒菜做汤,中午12点午餐开饭。午餐过后依然收拾剩饭剩菜去喂猪,不到下午1点洗涮完毕就午休。
下午5点又开始淘米煮饭,准备两菜一汤的材料,5点40分左右开始炒菜做汤,6点晚餐开饭,6点30分左右依然是收拾残局喂猪,十九点洗涮锅碗瓢盆完毕,最后熄灭碳火一天工作就算结束。
88年6月某一天下午,接到余排长通知,连部决定抽调孟余生和另外四名88年的兵,即一号阵地两名,火力排一名,三号阵地一名,前往砚山师部教导大队,参加守备一师88年预提班长军事集训。当晚,孟余生就移交武器装备,准备好背包及行装,等待第二天一早去连队集中。
第二天一早,连部解放大卡车开至一号阵地山脚下,接孟余生和另外两名战友到连部集中。出发之前,韦连长对孟余生这批预提班长集训人员作出特别的指示,要求尊章守纪,认真集训,不出纰漏,安全归队。孟余生这批集训人员,一行五名战士全体向韦连长致以军礼,同时,还向韦连长保证,坚决完成任务!然后,韦连长指示由孟余生带队,临时负责此次集训人员的出行安全。
孟余生一行五名战士坐上解放牌大卡车,一路颠簸,很快就到了营部。又由营部干事带领一营集训人员乘坐解放牌大卡车,到马关团部集中。临走出发前,何团长亲自给这批代表三团的集训人员作了训示,希望他们搞好集训,争做合格骨干分子,绝不给三团丢脸。坐上解放牌大卡车,经过一路风尘的行驶,下午六点,到了砚山守备一师教导大队二中队。
当车队进入一片营区,并停留在两栋三层砖混小平房之间的空坝上时,他们便明白,目的地到了!紧接着全体人员下车,三团干事整队集合移交给二中队主官,随即沿马关方向返回。
接收他们三团集训人员的是二中队中队长和指导员,通过中队长,指导员及各区队长的自我介绍,他们对于即将在教导队二中队训练生活三个月的情况,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
孟余生所在教导队,全称守备一师教导大队二中队。教导大队驻扎在砚山训练基地,与师直属炮团相邻。后来孟余生遇到了在文山州途中新兵分配到炮团的几位老乡,偶然的老乡相遇总是显得异常的温暖和亲切。时下教导大队下设十个中队,每个中队人数相当于一个连队的比例,中队长就相当于连长,一个中队有四个区队,一个区队三个班,一个班十名学员,一个中队有一百二十名学员,整个教导大队一期学员就有一千二百名。加上来自各部门的基层干部,教员及后勤保障人员,总体人员大约是一千五百名左右,算得上是一个设施齐全,队伍庞大,训练有素的骨干集训基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