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写作的第三天,我就想把我在心里的想法一点一点写出来,不为了什么就为了发泄一下。
我今年正好成年,我开始思考大部分担忧的事,我长大以后做什么。以前小时候,被别人问这句话时,我敷衍过去,说实话我都不知道我能做什么,每次听别的小朋友说我以后当什么飞行员,军人等我都羡,说实话我到现在都不知道以后的路。
就这个事,一下子占据了我整个脑子,半天都在思考这个问题。谁又能长大干自己真正喜欢的事呢一个人声音从心底升起,也是,但是这世界不乏有最后实现自己目标的人,如果说这类人只考着所谓的运气的话,肯定不太可能去,如果说不靠运气也是不太可能,应该说有一部分运气在里面吧!
今天仔细分析一下到底是什么能让他们成功
第一应该是应该的树立一个目标,如果连目标都没有,就不知道往哪方面去努力,又何谈成功。这个目标有大有小,这个有主次之分,小目标逐渐成就大目标,没有谁说一上去就完成大不标的。
特别是这个世界,是最不缺乏人才的世界。
第二应该是毅力,毅力就是坚持,毅力就是努力。毅力也叫意志力,是人们为达到预定的目标而自觉克服困难、努力实现的一种意志品质;毅力,是人的一种“心理忍耐力”,是一个人完成学习、工作、事业的“持久力”。当它与人的期望、目标结合起来后,它会发挥巨大的作用。毅力是一个人敢不敢自信、会不会专注、是不是果断、能不能自制和可不可忍受挫折的结晶。
扩展资料:
在心理学角度上,与毅力相关的传统概念包括:坚持不懈、勇敢、(抗打击)恢复力、雄心壮志、成就感需求、责任心。在所有的成功者中,有没有毅力,坚强不坚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对失败者来说,缺乏毅力几乎是他们共同的毛病。
所以毅力这个东西,极其重要,也很可贵。毅力会帮助你克服恐惧、沮丧和冷漠;会不断地增加你应付、解决各种困难问题的能力;会将偶然来的机遇转变为现实;会帮助你实现他人实现不了的理想……因此,古今中外的先人、哲人、伟人、名人,都对它作了高度的评价。
我先列举我看过的一个故事
十三岁那年,我做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那时,我上小学四年级,一个偶然的机会,在一家报纸上看到一则征文启事。我忍住狂乱的心跳,在一个无题目为《我的理想》的作文。第二天,像做贼一样把信投进邮筒。 火是风儿吹开的花在稿子寄出好长时间里,我一直都沉浸在幸福和忐忑不安中。然而,一切似乎并没有改变。太阳依然东升西落,每天还依然是上学,放学。 一天,我吃完午饭到教室,看到有好多同学正围着班长狂笑不已。看到我进来,笑声更是像决堤的洪水。他们用手指着我大声说:“看,咱班的大作家来了!”我一惊,猛然想起投稿的事,难道我的文章发表了?我正不知所措时,班长兴冲冲地走到我跟前:“作家同志,我们班因你而骄傲!”他的话刚说完,笑声再次轰然而起。 这么多年来,我一直默默守候在教室的角落里,有很多老师都不知道我的名字,现在猛地被推到风口浪尖,一时 变得手忙脚乱。“怎,怎么了?”“怎么了?”班长脸一扬,“你的文章发表了。”“啊!”我忽然有一种被抛到半空的感觉,一下子跳了起来,然后抓住班长的肩膀使劲晃着:“真的吗,真的吗?”哈哈,教室里再一次响起哄堂的笑声,还有的干脆使劲敲起桌子。“真的!”班长说着把一封已经开口的信扔到我的身上。我匆匆打开,里面是我的那篇文章,只是第一页多了几个字:“退回,继续努力。” 时光顿时凝固了,我的心一下子跌到失望的深渊,真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你的理想不是当作家吗,我看你干脆当‘家作’得了,在‘家’里‘作’!”他的话就如鞭炮的捻子,再一次引爆了全班。我就像孔乙己,给教室内外带来了快活的空气。 那个中午我不知道是怎么过来的。回到家,妈妈正坐在厨房里做饭,我不禁哭起来。妈妈慌了,忙问发生了什么事。我抽泣着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她,她听后,什么也没有说。 不知过了多久,她拿出一盒火柴,抽出一根轻轻一划,顿时一个如豆的火苗燃烧起来。她说:“孩子,吹灭它。”我不明白妈妈究竟要干什么,只是对着火苗,“噗”地一声,火熄了,剩下一缕袅袅升起的青烟和一截烧焦的木棒。母亲又用火棍挑起锅底正在燃烧的柴火,对我说:“对着里面吹。”我使劲吸了一口气,然后对着锅底狠狠地吹了过去。那火如 浇了油似的,熊熊燃烧起来,还有一团火苗发怒般地挤出了灶膛。母亲随手往锅底又加了一把柴火,对我说:“继续吹,吹灭它。”我茫然地摇了摇头,说:“火太大了,吹不灭。” 过了好久,母亲语重心长地说:“火柴一口气就轻易吹灭了,而锅底下的火越吹越旺,你愿意做火柴还是愿做柴火啊?” “我要做柴火。”我重重地说。 说完那句话的时候,我就像卸掉了重担一样,顿觉身轻如燕。五年级时,我终于在一家小学读物上发表了第一篇文章,继而,第二篇、第三篇也纷至沓来。我成了班级和学校名副其实的“作家”。面对同学羡慕的目光,我终于明白,之前之所以受到讽刺,是因为我不够优秀。 如今,无论做什么,每当我看到别人异样的目光,听到别人讽刺打击,遇到困难和挫折想停下脚步的时候,我都会想起母亲锅底下的那堆柴火,它如一朵无比美丽的花朵迎风怒放,催我上路。 有关毅力名人故事【二】 提到昆西·琼斯这个名字,或许你会觉得陌生。但接下来的这串名字,一定让你如雷贯耳:麦克尔·杰克逊、芭芭拉·史翠珊、奥普拉·温弗瑞。这些天王巨星之所以能够登上天王天后的宝座,全都仰仗了昆西·琼斯的提携。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样一位西方音乐史上不可或缺的标志人物,最初的梦想竟然是成 为黑帮老大。 从黑帮流氓到音乐教父 1933 年,昆西出生在美国芝加哥的黑人贫民窟。二战期间,芝加哥经济萧条,黑帮林立,小昆西耳濡目染,也成了一名黑帮小流氓,而成为黑帮头目是他心中最大的梦想。 一切的改变缘于一架钢琴。一天晚上,昆西和一帮小混混闯进了一个军械库偷吃的。饱餐一顿后,鬼使神差般,他走进一间小屋,黑暗中一架立式钢琴将他的视线牢牢牵引住。他走了过去,缓缓坐下,手指轻轻地触摸那些琴键。直到今天,回忆当时的情景,昆西仍会热血沸腾:“那个时刻如此神圣,我的心寻找到了我一生的方向,就是音乐。” 二战后,昆西随父亲搬迁到西雅图市,也开始了他的音乐之旅。19 岁时,他的小号吹得非常出色,赢得了和一些爵士乐高手同台演出的机会,在当地乐坛也逐渐小有名气。不久,暂停了演艺生涯,从一名学生做起。因为他意识到,想要成为最好的音乐家,必须学习比如作曲、配乐。那年,他 30 岁,他的梦想不只是歌手这么简单,他要成为全能的音乐家。 60 年代中期,昆西向好莱坞进军,为卖座影片配乐。凭借惊人的创作力,他迅速成长为好莱坞争抢的配乐大师,那一年,他 40 岁,他的梦想是成为全球最炙手可热的音乐大师。 或许是一切太过顺利,或许是过多地透支了健康,41岁那年,病魔悄悄地向他袭来。昆西得了动脉瘤,医生建议他做开颅手术,手术成功率很低,但要想活下来,必须冒险去做。幸运的是,昆西挺过了这一关;不幸的是,由于手术后颅骨镶嵌的钢夹,他从此再也不能演奏小号了。这对昆西的音乐梦想打击是致命的,但他却更深刻地领悟到了生命的真谛,让他更诚实地面对生活、珍惜生活。重返乐坛后,昆西做了一项令他自豪一生的工作,发掘新人。1979 年,昆西为迈克尔·杰克逊制作了第一张唱片:《Off the wall》,成为历史上销量最大的黑人唱片。1983 年,他拍摄电影《紫色》,在请来了斯皮尔伯格执导的同时,大胆启用了一名毫不知名的黑人女演员,她叫奥普拉·温弗瑞。后来,奥普拉成为了全美最具影响力的主持人。那一年,他 50 岁,他的梦想是帮助别人实现梦想,做一名好“伯乐”。 1985 年,昆西利用自己极强的影响力,汇聚全球百名歌星,演绎歌曲《We Are The World》。这首歌,共赢得 5亿美元善款,全部作为非洲赈灾基金。从这首歌开始,昆西坚持身体力行,把大部分时间放在慈善事业上。 2016 年,昆西与中国结缘,为上海特奥会创作了主题曲《你行,我也行》;北京奥运会期间,他与季羡林、何振梁、李安等 11 位各界人士被聘为开幕式文化艺术顾问。奥运结束后,中国记者问他,北京奥运会哪一点令你印象最为 深刻?他脱口而出:“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因为,这也代表了他现在的梦想,这一年,他已年过 70。 评价昆西的一生,著名媒体人靳羽西的话颇为精辟:“他是一位让我很尊敬的音乐家,或许是因为他坎坷的过去,因为他曾经创造的辉煌,但更主要的原因是他永远不会停下的脚步,不停地去学习,不停地开辟新道路,那种精神让昆西成为一个精彩的英雄。” 有关毅力名人故事【三】 她在上海最好的大学读书,毕业后,她去深圳看望妈妈。她从未和妈妈一起生活过,只知道妈妈在深圳的一家公司工作。 那天,她穿着白衬衫花裙子,手中的大箱子里装着满满的期待。当她到达妈妈的落脚地时,她惊呆了:妈妈口中的公司其实是那种皮包公司,在郊区一间破旧的农民房里办公,而员工也只是几个揣着发财梦去深圳的亲戚。彼时的她,手中有好几家上海外资公司的聘用函,但看到眼前的景象,想到妈妈曾经一个人经历过那么多艰难的日子,她决定留下来,帮妈妈的忙。 你一定要走下去她和妈妈就住在那间农民房里。有时,妈妈会突然消失。一天,房东上门来找她要房租,摸着口袋里仅有的两块钱,看着杂乱破旧的屋子,她突然想哭。 她得自己赚钱来支撑这个家,来养活自己。靠着同学的关系,她接到了一单礼品生意。她鼓起勇气跑到别人的工 厂里谈判,稚嫩的她很快便被人探出了底价,只好灰溜溜地签下了合同。可她还是觉得很开心,因为这次赚的钱已经足够付房租了。 一次,妈妈不知从哪弄来 100 箱饮料,之后又莫名其妙地消失。她手忙脚乱地找了个仓库把饮料存放起来。后来,又付不起仓库费,她便找了一辆旧自行车,开始一家小店一家小店地推销饮料。许多老板都摆出一副不愿搭理她的样子,她常常要面对别人毫不留情的拒绝。 一个下着雨的午后,她不小心把自行车碰倒了,一箱饮料从车子后座上摔了下来,十几瓶饮料在湿漉漉的地上到处滚动。看着散落一地的饮料,想着小店老板们冷冰冰的面孔,那一刹那,她陷入了绝望。再也不会有比这更糟糕的事了,她想。于是她扶起自行车,把地上的饮料一瓶一瓶捡起来,擦干净,包装好,然后继续挨家小店推销,直到一个好心的店主被这个浑身湿透的小姑娘感动。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几个月,她渐渐发现,妈妈对她有着另外一种期待。妈妈总嫌她不打扮,说那样朴素的她很难找到一个有钱的男朋友。妈妈还总喜欢故意在她面前重复:谁谁谁嫁给了一个有钱的老头,谁谁谁嫁给了一个港商,得到多少多少房产……她不愿意按照妈妈的意愿生活,便从妈妈那里搬了出去。 她已经无法回到上海,只好在深圳从头开始。酒店服 务员、仓库管理员、国企秘书……为了生活,她什么工作都做过。后来在朋友的推荐下,她进了一家国际会计事务所,她的生活这才重新上了轨道。8 年后,她成了凤凰卫视的一名女记者。因为在战火中报道战争,她成为人尽皆知的女英雄。人们都说,素面朝天站在战火中的她是最美的女子。 她就是闾丘露薇。 她一直觉得,在深圳的日子是她回忆中最美的画面。因为那段时光教会她,如何在艰难的时刻勉励自己:一定要走下去 有关毅力名人故事【四】 天才从未来发出波段, 常人接收不到,但时间知道。 看见她自己带来的医疗转介单时,这位医师并没有太大的兴奋或注意,只是例行地安排应有的住院检查和同定会谈罢了。 会谈是固定时间的,每星期二的下午 3 点到 3 点 50分。她走进医师的办公室,羞怯地低下了头。就像她的医疗记录上描述的:极端内向、交谈困难,有严重自闭倾向,怀疑有防卫掩饰的幻想或妄想。 活着,其实有很多方式后来的日子里,这位医师才发现对她而言,原来书写的表达远比交谈容易许多。他开始要求她随意写写,随意在任何方便的纸上写下任何她想到的文字。 她的笔画很纤细,偎缩地挤在一起。尤其她的用字,十分敏锐,可以说表达能力太抽象了,也可以说是十分诗意。 后来医师慢慢了解了她的成长。原来她是在一个道德严谨的村落长大,在那里,也许是生活艰苦的缘故,每一个人都显得十分的强悍而有生命力。 她却恰恰相反,从小在家里就是极端畏缩,宁可被嘲笑也不敢轻易出门。父亲经常在她面前叹气,说这个孩子怎么会这么不正常。 不正常?她从小听着,也渐渐相信自己是不正常了。在小学的校园里,同学们很容易地就成为可以聊天的朋友了,她也很想打成一片,可就不知道怎么开口。以前没上学时,家人是很少和她交谈的,似乎认定了她的语言或发音之类的有着严重的问题。入学年龄到了,她又被送去一个更陌生的环境,和同学相比,几乎还是牙牙学语的程度。她想,她真的是不正常了。 最年幼时,医生给她的诊断是自闭症;后来到了学校,也有诊断为忧郁症的;再后来,脆弱的神经终于崩溃,她长期住进了疗养院,又多了一个精神分裂症的诊断。 而她也一样惶恐,没减轻,也不曾增加,默默地接受各种奇奇怪怪的治疗。 从家里到学校,从上学到上班,她都独立于圈子之外。直到一次沮丧,自杀的念头又盘踞心头而纠缠不去了。她写 了一封信给自己最崇拜的老师。 既然大家觉得她是个奇怪的人,总是用一些奇怪的字眼儿来描述一些极其琐碎不堪的情绪,也就被认定是不知所云了。家人听不懂她的想法,同学也搞不清楚,即使是自己最崇拜的老师也先入为主地认为只是一堆呓语与妄想,就好心地召来自己的医生朋友来探望她。这就是她住进精神病院的原因。 医院里摆设着一些过期的杂志,有的是写一些深奥的诗词或小说。她自己有些喜欢,索性就提笔投稿了。没想到那些在家里、在学校或在医院里,总是被视为不知所云的文字,竟然在一流的文学杂志刊出了。 原来医院的医师有些尴尬,赶快取消了一些较有侵犯性的治疗方法,开始竖起耳朵听她的谈话,仔细分辨是否错过了任何的暗喻或象征。家人觉得有些得意,也忽然才发现自己家里原来还有这样一位女儿。甚至旧日小镇的邻居都难以置信地问:难道得了这个伟大的文学奖的作家,就是当年那个古怪的小女孩? 她出院了,并且依凭着奖学金出国了。 她来到英国,带着自己的医疗病历主动到精神医学最著名的 Maudsly 医院报到。就这样,在固定的会谈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过了两年,英国精神科医师才慎重地开了一张证明没病的诊断书。 那一年,她已经 34 岁了。 只因为从童年开始,她的模样就不符合社会对一个人的规范要求,所谓“不正常”的烙印也就深深地标示在了她身上。 而人们的社会从来都没有想象中的理性或科学,反而是自以为是地要求一致的标准。任何逸出常态的,电就被斥为异常而遭驱逐。只有少数的幸运者,虽然迟迟延到中年之际,但终于被接纳和肯定了。 这是新西兰女作家简奈特·弗兰的真实故事,发生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故事。她现在还活着,还孜孜不倦地创作,是众所公认当今新西兰最伟大的作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