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信吗?
只是因为多看一眼,我就完全陷入了这个泥坑里,无法自拔。

这是我看过的最感人、最可爱的动画!
绝对超过蜡笔小新!

故事内容非常简单:
女主角真的有猪脚,她的名字叫佩琦,弟弟叫乔治。
下雨后,她和弟弟在院子里玩耍,发现了泥坑,他们俩就在里边蹦跶起来,你知道,小孩子就是这样了。
妈妈看见了,居然没有制止,而是给他们每个人一个雨靴,让他们既能蹦跳又不会弄脏衣服。
虽然最后衣服还是脏了······

家长说:没关系,只是泥巴而已。
然后爸爸妈妈和俩中国人眼中的“熊孩子”一起在泥坑里欢乐的蹦跳!
我的天啊!
在中国父母看来,这俩人一定是疯了!
然后高潮来了,爸爸摔倒在泥坑里,浑身脏兮兮,妈妈没有生气,孩子们哈哈笑。

他们说:只是泥巴而已!
讲真。
这样可爱的父母,这样开明的家庭氛围,中国恐怕没有几个吧?
80后们当父母的也不少了吧,90后也应该有了,如果家里的孩子玩泥巴弄脏了衣服,你会怎么做呢?
会不会训斥、责备孩子,不让孩子再玩泥巴了呢?
这样的做法,可能会让你的孩子更容易有情绪低落、偏向抑郁的可能。
抑郁是如何形成的呢?
一遗传因素:
美国心理协会主席马丁·塞利格曼提出,从达尔文的“物竞天择”的理论,消极情绪表现为:情绪低落、惧怕失去、保持愤怒。
这些情绪却是斗争中强者经常感觉到的,因为他们经常被挑战,被赋予更危险更重要的责任···
他们活下来了,并且把这些消极情绪遗传给了我们。
尤其遗传给了我···
作为强者的后代,想想还有点小激动呢。
二、环境因素:
“孩子不快乐,父母有责任。”来自塞利格曼幸福心理学。
虽然幼儿有乐观的天性,然而,不断被否定不断被掌控,使他们的消极情绪和无助感越来越多。
相比于国外亲子教育中过分的鼓励和赞扬,中国的家长向来是不善于肯定、赞扬孩子的,他们擅长批评,笃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在我看来,中国的孩子们10几岁的年纪,却是最可悲的,大多数人不允许有漂亮的衣服,漂亮的仪表,最好所有人的衣服和发型都是一样的,这样的学生就会更专注于学习······
于是可怜的孩子们穿丑陋无比的衣服、留最难看的发型、不许化妆、不许美容·····
家长们费尽心思让孩子们自卑,就怕她们对异性的产生兴趣,影响学习··

“日本的家长认为:漂亮的校服和仪表是孩子成长教育的重要因素,能够赋予孩子高度的自信心与自我认同感,克服自卑的天性,同时养成智性的审美眼光。这几样东西,能够让孩子长大之后,成为一个有品位的人、有趣味的人、有意思的人。”
日本人很可恶,但这一点却应该是中国的老师和家长们要警醒的!
自卑的中国人VS自信的日本人?
突然感觉后背发凉啊。
不说别的了,来点政治······
四有青年是指“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青年。“四有”是国家对公民的基本要求,也是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基本内容。
然而,孩子们的成长中除了文化,其他的似乎被老师和家长忽略了···
学生的世界里仿佛除了成绩,再无其他。
只要成绩好,什么都能被原谅。
孩子长大后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却只能依靠自己去疗伤、治愈。
可悲的是,大多数人根本不知道如何去完善自己,如何让自己更快乐。
于是,抑郁症开始横行肆虐。
想象一下:现在的我们如果重返18岁,会不会哭晕在厕所呢?
反正我会!

希望每一个家庭都可以如此美好、快乐。
正好符合我国的二胎政策,哈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