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是讲“通才”与“专才”的关系。现在这个时代分工越来越细,几乎在每一个领域获得成功的,都是专才。可以说这是一个需要单点突破的时代。
泰格伍兹和罗杰费德勒,两人都是传奇,但是两人的经历很不一样。
泰格伍兹,是绝对的神童,从小就赢了起跑线。伍兹十个月大的时候就非得玩高尔夫球杆,他爸爸不得不专门给他做了一个。两岁,因为会打高尔夫球而上了电视节目。三岁,在青少年组九洞的比赛中打出了48杆的成绩,只比标准杆多11杆。四岁,就专门在球场找成年人打,还能赢他们的钱。
费德勒不是神童。费德勒从小什么球都玩,只要是球他就喜欢。他妈妈是个业余的网球教练,但是不愿意教他打网球,因为他的击球动作很怪,他妈妈看了受不了。费德勒玩到十一二岁,才决定在足球和网球之间选择网球。一直到十六岁,费德勒才开始真正的专业网球训练。
下图是精英与准精英每周投入的训练时间。
对比很明显。在15-18岁的时候,精英级运动员每周的训练时间达到14个小时,准精英运动员则只有 9 小时 —— 练习时间都不够,难怪他们不是真正的精英!等到 18 到 21 岁,这些准精英的训练时间更是降低到了6 小时,等于是放弃了。
结论一样:越是高水平,刻意练习时间越长。
但是下面这幅图,显示了15岁前,精英的训练时间比准精英的还短。
image.png
可能泰格·伍兹本人是个特例,也可能高尔夫球这个项目是个特例。更普遍的故事应该是这样的 —— 从前有两个孩子,A 和 B。A 的父母很早就给他安排了专门的训练,目标非常明确;B 有点三心二意,有时候练练这个有时候玩玩那个,并不知道自己将来要干什么。A 的训练时间一直都比 B 长。
可是到了 15 岁这一年,两人都变了。B 选定了自己的方向,他开始有针对性地刻意练习,每周练 14 个小时都没问题。可是 A 的训练时间却开始减少了。此后 B 一路上行成了精英选手,A 则最终放弃了这条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