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歆和王朗生在汉末,后来皆成曹魏重臣,名气不相上下,爵位不分伯仲,但有一件小事却使二人高下立显,世人也以此评定华、王优劣。
当时,战乱频繁,很不太平。一次,华歆和王朗一起乘船逃难。在半路上遇到一个人想要搭他们的船。华歆感到很为难,没有应允。王朗说:"我们的船好在还很宽敞,为什么不可以呢?"于是,就捎带了那个人。后来作乱的人追上来了,王朗想要抛弃所携带的那个人。华歆说:"先前之所以犹豫不决,正因为考虑到这种情况了。既然已经接纳他,难道可以因为情况紧急就抛弃他吗?"于是还像当初一样携带救助这个人。
我常常想,如果后来没有乱贼追杀过来,被携带的那个人会怎样看待华歆王朗呢?他会不会在心里认定华歆冷漠不仁而王朗热心仗义呢?世人又会怎样评判他们二人的优劣呢?
每次想到这个故事,我总会不由自主地想起孔子说过的话:“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孔夫子温柔敦厚,说话含蓄蕴藉,此言看似平常,实感慨万千,心有嘉许。
很多人,平常状态下,与一般人无二,并无特别之处。你看他只是做做小事养家糊口,没有什么文韬武略,也谈不上成功励志,甚至庸碌粗俗,简直让人看不上眼。可是,面对生死安危,他却能迎难而上,置个人安危于度外,只为解救别人困苦。
也有很多人,平常特别交好,酒肉同吃,听文赏曲共赴,有乐同享,可是一旦遇到危险,自顾不暇者尚可恕,落井下石者尤可恶且可耻。
人品之高下,常见于非常之时,犹松柏之坚贞见于岁寒之季。
前段时间,“江歌案”演变为“江歌刘鑫案”,网络舆论喧喧嚷嚷,各公号蹭热点推波助澜,个中牵涉太多围观群众情绪化的东西,我实不敢在此点评以引火烧身。(我有一个原则,凡是热点事件,我都静观以求真相,而不凭主观臆测脑补,更不会以此煽风点燃读者心中之火。)在几乎所有人都骂刘鑫无情无义该死的狂暴盛怒之下,我想说的是:如果江歌没死,江歌和刘鑫依然会是好友,甚至会比以前更好,你们相不相信?
在此案发生之前,谁会料到刘鑫会冷漠自私到这种地步?在那以前,她也只不过是一个寻常女孩罢了,跟你我身边的那些女孩没什么两样。
可是,此案一发,就像是照妖镜,立刻显出她身上的恶来。
那些站在道德的置高点批判“该死的是刘鑫”的人们呢?罔顾法理常识,仅凭他们的立足点来看就不堪置评,如果没有这场血案,没有人该死,没有人。
我有时甚至想,假如当时躲在屋内的是江歌,而被害的是刘鑫,人们又不知该如何评论江歌了。非此之“寒”,江歌之义不能显,平时,她也和刘鑫一样,只是寻常人家的女儿,是个平平常常的姑娘。
网络上那些围观的群众呢?他们平时大概也很平常吧?不到穷途险境,谁能区分高下呢?
再接着开头那个故事,继续说说华歆和王朗吧。
王朗曾担任会稽太守,任内获百姓爱戴。建安元年(196年)孙策攻会稽时,王朗举兵抵抗,为孙策所败。王朗在逃亡失败后投降,孙策敬重王朗而未加害。
你有没有觉得,王朗先举兵抵抗,失败后投降,这种行为似曾相识?跟他先答应携带路人同船,后来危急又欲抛弃所带之人简直如出一辙。
华歆曾任豫章太守。在太守任上,他为政清静不烦扰百姓,所以官吏百姓很感激拥戴。孙策占领江东后,华歆知道他善于用兵,于是整理衣冠欢迎其到来。孙策知道华歆有德有才且年长于自己,故此待之以上宾之礼。
时逢乱世,虽军阀割据,但名义上还是归于汉室一统,华歆了解这一点,也自知用兵不是孙策对手,不如当其座上宾,于己于民于国皆有益。
个人承担之事,以仁始,以义终,谓之大善。为国家负重,先谋之,毕礼之,谓之有节。
从开头结尾这两个故事中不难看出,华歆确实高王朗一筹,与这样有坚持有原则的人交往,会护你周全。
非常事才见非常人,平时,大家都高不到哪里去,能做到王朗这样已属不易,更别说做到华歆这种境界了。
不是因为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才做什么样的事,而是你做了什么事才成为了什么样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