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读起来让人击节称叹、酣畅淋漓的书!
毕飞宇说,在当代文学评论界有两个人他最看重:李敬泽和王彬彬。李敬泽的《会饮记》和《咏而归》看得我一头雾水,于是认为南京大学文学院的博导王彬彬教授的著作可能也是此类吧,所以也就束之高阁了。
昨天上午,乱翻书,不经意看到了这本书一篇文章对金庸的评价,越看越喜欢。于是,整个下午和晚上,除了备课和杂事之外,就沉浸在了这本书中。
不同于外行评点的热闹,内行专业的评论,不仅需要观点鲜明的“论”,更得需要逻辑严密的“评”。逻辑严密,首先得需要评论者有一个专业的业界大致认可的标准。要逻辑自洽而不能相互矛盾,要举一反三而不能情绪发泄,要科学专业而不能圆滑世故。不仅文学评论如是,其他影视评论,教学评论等也是如此。在此基础上,如果语言再能有自己的特点,就更锦上添花了!
王彬彬教授的文学评论就是特别好的典范。
在对金庸的评论中,王教授对严家炎教授的批驳可谓是刀刀见血,不油腻,不世故,是非分明,逻辑严密。在精彩的批驳中,让人深刻领悟到文学的审美本质和内涵;在对《古船》和《浮躁》的比较评论中,让人理解到创作主体的思想认识和境界对于作品艺术价值的影响;在对当代作家的可持续性写作问题的探究中,让人认识到了才华、情怀和文化修养对于一个作家可持续性高水平写作的价值;在对孙犁、汪曾祺、刘庆邦等作家的评论中,让人认识到语言对于文学创作的意义;在对《红旗谱》的批评中,让人了解了假文学的真面目......
更让人惊喜的是王教授的文字,爱憎褒贬在不动声色的文字中时不时让人或会心而笑,或拍案叫绝,或沉思良久。
强烈推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