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有人的一生都会经历无数次考试,有正襟危坐在考场的,有看似没在正统考场却是实实在在地接受考验的,可是能记得的考试并不多。即便是那些貌似决定人生的重要考试,也不是每次都有印象。反而对那些考前或成绩公布时刻的状态却可能会多一点记忆。
很少有刻骨铭心,因此通过考试积累的经验并不一定能在下一场考试中起到什么大作用。紧张还是紧张,疏漏还是疏漏。
我的记忆里真正记忆比较深刻的考试也并不多。且大多在工作以后,而非学生时代。学生时代只有一场是因为考试本身让我印象深刻的,那就是第二次高考的第一门语文考试。
不知是过于放松还是特别紧张,我记得那个阳光明媚的清晨,在家吃了父亲做的面条后还开天辟地地和他交谈了几句。直到他提醒我该出发了的时候我都满不在乎地说:“来得及”。
但是,自大的我弄错了考试时间。甚至在父亲提醒时候也没拿出准考证来求证一下。直到我慢悠悠拐进考场前面了那条街,看到冷冷清清的街道,冷清到地上只有梧桐树枝叶和我自己的影子的时候,我才感觉到有些异样。翻来准考证一看,心都差不多凉透了。规定的考试时间比我认为的早了半小时。事实上就在父亲在家提醒我的时候,考试就已经开始了,而我还满不在乎地说来得及呢。
冲进考场的时候迟到了二十九分钟。满头大汗的我找到头一天已经知道了的座位坐下,又不知道用了多久来平复心情,好在交卷铃响起的时候我作文也画了句号。
迟到半小时还能参加考试,不得不说是那个干净时代的幸运(没多久据说十五分钟就进不了考场了)。当然,也大几率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了。后来父母都要送到考场门口,又怎可能不知道准考证上的时间。
现在想来,这次匪夷所思的迟到,也许真是天意。无法推测如果有那耽搁的半小时的时间,我的成绩是否会高一点,是否可能就被前面志愿的学校录取了,不仅不会上医学院,连专业也十万八千里了(前面一个志愿是广播学院录音录像专业,后一个志愿是工业与民用建筑),那将是另一番人生。
这样重要时刻的失误,我当然记忆犹新,尽管后果并不算特别接受不了,尽管没太自责。
如果说学生时代最让我记忆深刻的考试是那场高考的第一科,那工作后的考试就不只是一场让我记忆深刻了,且无论备考还是现场的紧张程度也都超过了学生时代。
这么多记忆中,我们刚刚租赁生物药厂后主管部门的现场检查绝对是其中之一。
当然,这次记忆犹新不是因为迟了到。
早安,三月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