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时习之

作者: 凯里学院人文学院团总支学生会 | 来源:发表于2018-12-17 09:08 被阅读1次

18汉本2班  谭书香18485534165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题记

人的一生,可以说是很漫长,同时也是短暂的。也因为如此我们会错过很多重要的事情。但我们有一件事不可以失去,那就是学习的能力。毛泽东曾说过:“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我们不仅要学习书上的知识,更要向优秀的人学习,学习他们的品德。

知识是自己主动去获取的。宋濂是我国明代的著名学者。宋濂因为家里贫穷买不起书,只好去有书的富贵人家借来看,然后在自己亲自摘抄下来,“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可见,宋濂的好学程度,成年后,宋濂跑到百里之外的异乡向学问高深的老师求学。“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即使天气寒冷也无法阻挡宋濂求学的脚步,对知识的渴望。我们现在是很难做到的。向古人学习,求学的精神,只有主动去学,才会好学。

学习是一片大海,永远没有头。不知是学课本上的,更要学社会交际。美国国会图书馆是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藏书有1.62亿册。这么多的图书,我们是看不完的。马克思的一句名言是“交往是人类的必然伴侣。”我们毕竟是人是要与他人有交流,有沟通的。学会做人,学会处理人际关系,也是人生必修课之一。每天学一点新的东西,像大海每天都有新的水源进入,大海将广阔无垠。

学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德国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在1922年去美国时被别人问到“你记得声音的速度吗?”“你所有的东西是记在笔记本上吗?”爱因斯坦回答说:“我从不带笔记本,词典上已经有声音的速度,我查一下就知道。我的记忆力是用来记忆书本上没有的东西。”爱因斯坦在《论教育》中说:“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独立思考的人。”当我们遇到问题时,应该思考一会儿,细细揣摩,研究。这样我们学习起来更轻松,思考问题更加透彻。

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虽然在大学学习不是我们的全部,但是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是很有必要的。戴复古的《寄兴》中曾说:“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求人不求备,妾愿老君家。”我们通过学习,改正自己的缺点。其实空讲大道理谁都会,我们说出来了就要行动,用行动说明一切。人为什么学习?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而学。快速变换的时代,需要我们去学习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跟上时代的步伐。我们不仅要会学习,还要将学习的方法运用到实践中去。

                                      班级:18汉本2班  谭书香

                                      联系方式:18485534165

相关文章

  • 一点半思想0069

    1.学而时习之,弥补自己的不足。 2.学而时习之,认识这个世界。 3.学而时习之,长知,更要长智。 4.学而时习之...

  • 学而时习之

    从公司组织架构可以看出: 1、公司规模的大小 2、岗位设置 3、管理的特点 4、业务布局 5、审批权限 6、看出核...

  • 学而时习之

    《论语.学而篇》第一段话是:“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

  • 学而时习之

    多读书,多思考。 坚持写作,越来越觉得自己读书少了,写的东西空白无物,词汇量少,技巧也不会。那就得多读书,多思考。...

  • 学而时习之

    学习就像旅行,路途虽然艰辛,但风景迷人。已经连续5天没有写日记了,问问问自己为什么没有来写?自己给的答案是不知道应...

  • 学而时习之

    从苏轼《和董传留别》中的“富有诗书气自华”开始,我便进入了一个经典文化的课堂,习近平总书记的每一个用典都彰显出他好...

  • 学而时习之

    学习,是一个很概括的话题,也是一个自始至终伴随着我们人类的话题。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任何民族,所有人都需要学习,...

  • 学而时习之

    人生天地之间,由懵懂孩童到所知甚多,全在一个学字。学,是每个人不可须臾离开的。 懂得学习,善于学习...

  • 学而时习之

    近日,被要求继续教育学习,在“河南专技在线”网上学习,“专技”是“专业技术人才”的简称。分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共30...

  • 学而时习之

    能力没有之前,不要盲目的追求方法!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而时习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cfq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