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对消极修辞与积极修辞的区别和联系、消极修辞的纲领和标准,都作了科学的论述。积极修辞与消极修辞的关系十分密切。它们既各独立,又互相依存;既各有所用,又不能截然分开。以使人理会为目的的语言,明白为上,但也需避免枯燥;以使人感受为目的语言,形象生动为好,但也需以准确为前提。而且有时在同一修辞活动中,二者是融为一体的,没有必要也不能够将它们分别开。
由此可见,积极修辞和消极修辞的最根本不同在于目的不同,前者是用于表达情感,而后者是为说理。从应用的范围来看,积极修辞常用于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消极修辞常用于科技、法律、公文等。这里,我们从文学创作的角度谈修辞,主要指的是积极修辞,即积极地运用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是为提高表达效果,用于各种文章或应用文,在语言写作时表达方法的集合。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学习修辞常识的目的是为语言实践服务。首先能在语言中辨识各修辞手法,继而理解其适用效果;同时要会用这些修辞手法,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修辞手法又称修辞格。据专家研究,汉语修辞格可达79种之多,常见的有10多种。
修辞格一共有63大类,79小类。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方式。63大类修辞手法分别是:比喻, 白描,比拟(又名比体,分为拟人、拟物),避复,变用,层递,衬垫(衬跌) ,衬托(反衬、陪衬),倒文,倒装,迭音,叠字复叠,顶真(又名顶针、联珠),对比,对偶(对仗、队仗、排偶),翻新,反复,反问,反语,仿词,仿化,飞白,分承(并提、合叙、合说);复迭错综,复合偏义,共用,合说,呼告,互体,互文,换算,回环,回文,降用,借代,设问,歧谬,排比,拈连,摹绘,列锦,连及,夸张,警策,示现,双关,重言,重叠,指代,用典,引用,移用,须真,谐音,歇后,象征,镶嵌,析字,委婉,婉曲,通感(移觉、移就),跳脱,转文。
我们按照不同的性质和特点,将修辞格分为四大类型:描绘类、换借类、布置类(引导类)、辞趣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