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心理咨询出现在中国
最近在上一个关于心理咨询的网络课程。课程里面岳晓东说了一个故事:
“古时候有一个人总是担心天上的日月星辰会掉下来砸到自己。因此而不敢出门。这中间有很多人都来劝过他,说不会发生他所担心的事情的,不然他们不是都被砸死了吗?可是这个人却不相信那些人说的话。他告诉这些来劝他的人,之所以这些人没有被砸死,只是因为日月星辰还没有掉下来。但是很快就会掉下来的。大家说服不了他,他也说服不了众人。于是大家也就不再管他。他就这样把自己困在家里两年。
这时候,有一个贤者听说了这件事。他就去找这个把自己困在家中的人。他们见面后,贤者说:‘听说你害怕天上的日月星辰掉下来砸到你?’这个人说:‘是啊。你也想来劝我吗?不用白费力气了。’贤者说:‘不是的。我来是想告诉你,我曾经被砸到过!’这个人一听,又惊又喜。惊的是,居然有人真的被砸到过!喜的是,终于有人相信他说的话了。他赶紧问道:‘你真的被砸到过?那你怎么还能站在这里呢?’贤者告诉他:‘我告诉你,被砸到的人不会死。反而感觉特别舒服!就跟神仙一样!’这个人说;‘真的吗?’贤者说:‘真的啊!你要是不相信,我们一起出去让日月星辰砸一下,你就知道了。’
于是,这个成天担心会被砸死而不愿意出门的人,就这样开开心心的跟着贤者出门去了。第一天出去没有被砸到。他们就第二天接着出去。久而久之,这个人也就不再害怕出门了。”
岳晓东说,这就是最早的心理咨询。
怎么样?大家觉得是不是很简单呢?
好的咨询也许都会让你忘记了付费
也许你会说,我前面说的只是一个故事当不得真。真正的心理咨询应该很严谨的。应该是要应用精神分析、认知疗法、行为疗法和人本主义等等的心理学技术来帮助来访者。
那我再讲一个北京林业大学李明教授的一个真实案例。
有一对父母带着自己的孩子来找李明教授做心理咨询。他们觉得自己的孩子有很多毛病和问题,所以想请李明教授帮助他们去改掉孩子的毛病。
李明教授见到这一家三口之后,父母就滔滔不绝地跟李教授说自己孩子有这个缺点,又有那个缺点;这个习惯不好,那个习惯很差……而孩子呢?则是根本不理自己的爸爸妈妈在说什么,只是自己一个劲在找有没有电脑可以让自己玩一会儿游戏?
李教授就这样静静地听父母把这些问题都说完了之后。他想了想说:“你们真的觉得你们的孩子有很多缺点和毛病吗?”
父母说:“当然啊!而且比我们说的还要糟糕,我们都还没有说完!”
李教授笑了笑说:“那这样吧。既然你们这个孩子那么糟糕。我们就不要了吧!你们一会儿咨询结束后就去民政局办一下手续,跟他断绝亲子关系就好了。”
孩子的父母亲互相对视了一眼,孩子的父亲说:“李老师,你怎么能这样说话呢?虽然我们孩子不怎么遵守纪律,但是学习成绩还是可以的。”母亲还没等父亲说完,就接口道:“是啊。虽然他有时候会睡的很晚,但是每天早上还是能按时起来,上课也不迟到。”父亲马上说:“对啊!虽然他上课很调皮,但是他的同学们都很喜欢他。”
就这样说着说着,这对父母突然觉得自己的孩子也还挺不错的,并没有开始说的那么糟糕了。于是他们说:“那就没有问题了。我们也不用咨询了。我们就先走了。”
这时候,李明教授赶紧叫住他们:“你们还没有给咨询费!”
心理咨询真的可以那么简单吗?
其实我们的心理咨询真的可以很简单。不一定要讲究的是什么疗法或者是使用什么样的技术。如果我们能够真正让我们的来访者得到真正的帮助,那么使用什么方法都是可以的。
相反如果我们的咨询没有办法给到来访者真正的帮助,那么不管我们使用的疗法和技术是多么的高大上,多么的科学和严谨,那么除了能够满足自己的自尊、自恋的需要以外,其实也没有多少实际的意义。
不过如果我们静下心来想想,其实在这两个故事中呈现出来的过程,我们看上去简单。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无不体现出了咨询师深厚的咨询功底,以及对人性的洞察。
比如第一个故事中,为什么别人劝他,他都不愿意听呢?
那是因为在别人看来,他的行为是有问题的,是错的。那么他为了证明自己是对的,自然就会坚守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这其实就是咨询师和来访者产生了对抗。就好像,如果这时候有一个来访者跟你说,我觉得地球是平的,你跟他说地球是圆的。谁对?当然是你对!可是这样一来,他哪怕在地球是平的还是圆的问题上“输”给你了。他也会在其他问题上努力证明他是对的。你们的精力都用在做谁对谁错的争论上了,哪里还能让咨询有效果呢?
其实不光是心理咨询是这样。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很多时候也是这样的。如果一旦你们之间非要争出一个谁对谁错出来,那么也许你们中有一个人最终会赢得这场战争,但是最后却输掉了这段关系。
我们再假想一下,第二个故事中,我们如果去跟这对父母说,他们的孩子其实挺好的啊,有什么什么优点。他们会有什么反应呢?他们大概会很礼貌的说:“老师你不知道啊,他的毛病多的很。还有什么什么毛病。”你开始不停的证明他们的观念是不合理信念,他们不停的给你证明他们说的都是事实。你毕竟只是一个咨询师,他们才是孩子的父母,他们能拿出来的“事实证据”肯定会多过你。最后你无法证明他们的孩子没有他们想的那么糟糕的时候,你该怎么办呢?
所以这两则故事中呈现出来的效果虽然很明显,过程也很简单。但是这正是体现出“咨询师”功力的地方。他们都充分了解到“来访者”的心理活动机制,用“来访者”自己的话来让“来访者”发现自己的问题,从而达到不治而治的效果。
当然,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我们并不想当心理咨询师,了解这样的心理机制对我们有什么作用呢?
其实作用还是很明显的。
那就是,当我们真的与一个很亲密的朋友发生争执的时候,我们不要轻易的去跟对方讨论对与错。而是先假设对方的想法和逻辑是正确的,然后进行推演,甚至也可以陪着他一起去完成,用事实的结果来说话。
柳传志在跟人合作的时候,就秉承着这样的一种思想:如果我和我的搭档想法有冲突,我会先按照我搭档的想法来做。如果行得通,那很好。如果行不通,我们再一起尝试我的想法。
这是一种什么心态呢?这是一种基本的尊重和接纳的心态。而心理咨询中也最讲究尊重与接纳。
试想一下,如果柳传志按照搭档的想法做完后,效果不佳;那么当他让搭档跟他一起去完成自己的想法的时候,那么是不是搭档也更愿意帮助他呢?即便是最后搭档的做法被验证是更好的方法,那么对于我们来说,不但不是损失,还是一个巨大的收获——因为我们因此看到,走到成功道路上的路也许不止我们认为对的那一条。对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