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的冰灾,很多人都印象深刻。那是真冷,冷得骨头都僵硬了。
但,那年,我却觉得很温暖。
读书时代,生活很艰苦。没有空调,没有暖气,再怎么冷,也只有热水供应。那时候,也没有太多零用钱。常年生活在艰苦中,并也不觉得有什么了。
我和他,家庭背景类似,兴趣爱好差不多,互生好感,很单纯,可能纯粹是惺惺相惜。
因为成长中,缺失父母的爱,所以性格比较敏感,也很容易伤感。我们经常在纸上互相倾诉,至今角落里还收藏了一本他写的日记。很少去看,很少想起,只是没有扔掉,当做对青春的怀念吧。
青春容易胡思乱想,也容易对世界叛逆。每天不知道在伤感什么,课也没好好听,我们经常传小纸条,纸条里是些不重要的话语,却是熬过枯燥课堂的奇迹。
很多时候,他会铺开一张餐巾纸,拿出一包瓜子,小心翼翼的剥开,将瓜子仁一粒粒的堆成小山,用纸巾包好。
这是个细活,冬天手容易僵硬,要暖热手才能开动,但是没多久手又会僵硬,如此循环。而且瓜子越剥越香,要咽得下口水。最后,要耐得住寂寞,这是个无聊又琐碎的工作。
老实说,当年吃了那么多包瓜子仁,并没有感动的泪流满面。10年后再回首,发现那是我吃过最美味的东西。虽然不值钱,但真心最难得。
曾经,我们在雪地里散步时,他曾说过,一辈子要帮我剥瓜子仁。
我记住了这句话,可惜,却迷失了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