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大学有段话很有味道:成人学习的方式应该是思维模型而不是知识和信息,在一个低水平的思维模型里面,增加再多的信息量也是低水平的重复,对于我们绝大多数人而言,我们都困在你个人时空里产生的经验那个边界里边,有而且只有靠打破认知通道才能打破这个边界。
太好了,有了偷懒的理论基础,以后就不用读很多书了。在偷懒之前,需要先搞清楚什么是思维模型?为什么要优先学习思维模型?
为什么要学习思维模型?
为了看清这个世界,只有看清了这个世界才能做出正确决策。比如,在投资中,你只有看清别人看不到的东西,或看得比别人更有深度,才会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价值。芒格有100多个思维模型,使他具有看清生活本质和目标的非凡洞察力(When properly collected and organized, his Multiple Mental Models(about one hundred in number, he estimates) provide a context or "latticework" that leads to remarkable insights as to the purpose and nature of life),取得了非凡的商业成就、富可敌国。
请问你相信眼见为实吗?我们人的眼睛只能看见“可见光”部分,能看到的极其有限。看不见的世界更大,就是“眼见为虚”的世界更大,我们需要借助一个眼镜看那个更大的世界,这个眼镜就是思维模型。如,从“地心说”到“日心说”,我们“看”到的世界是更大了!
明确了思维模型的意义,就需要继续追问“什么是思维模型"?
在混沌大学广州分社的开学典礼上,任煜分享了“对深度思考的深度思考”,给出了下定义的几个方法:第一种方法,要素拆解、尽可能做到颗粒最小的拆解;第二种方法,找寻近义词、列出最相近的概念;第三种方法,找寻反义词。现在试试给思维模型下个定义。
(一)要素拆解
汉字博大精深,把思维模型四个字拆开来解。什么是思、维、模、型,什么是思维、模型?
《新华字典》的解释:
思,就是想、考虑、动脑筋;维,连接;模mo,法式、规范;型,样式、模子。
小学版的新华字典看来不够用。如:维,还有连续的意思、几何空间里的维等。字典里给思维的解释是“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看着这个解释越发糊涂。
思维=思+维,是否可以理解为连续的想、不同维度的想。深挖什么是思维,还需要做很多功课,单单思维的种类就有具象思维、逻辑思维等等,且思维还有广度和深度之分。太难了,我只负责挖坑,不负责填埋。
还有一个坑,模型都有隐含假设或约束条件。如,费雪方程M×V= P×Y(其中M是给定年份的货币数量,V是给定年份货币流通速度, P是给定年份的价格水平,Y是给定年份的交易量),是一个很好的模型。用来判断下房价:当前货币是增加的(降准什么的),可价格和交易量都是低的,等式要相等只能是V降低,那当前是什么限制了流通速度呢?一旦速度(限购取消)放开,P=M×V/Y,价格必然上涨。那这个模型的隐含假设是什么呢?约束条件是什么?货币只有交易属性。又这个公式能用来分析房价吗!
当拆解不能完全定义时,采用第二招。
(二)找寻近义词
思考模式、深度思考、系统思考、等等都是思维模型的近义词。显然,理解“深度思考”就比“思维模型”容易些,深度思考的“度”包括角度和维度等。什么是角度,什么是维度?可以继续深挖下去。
当找近义词还不足以定义时,试试反义词。
深度思考(三)寻找反义词
思维模型的反义词是什么?思维模型有反义词吗!深度思考的反义词是“不思考”。有没有思维模型是1和0的差异,云泥之别。那思维模型的反义词是什么,应该是没有思维!“直接定义-要素拆解-找近义词-找反义词”这样的路径也是一个思维模型,有助于给一个概念下定义。没有这个下定义的思维模型,其实很难给一个概念自己下比较正确准确的定义。还记得我们一直背诵名词解释这个套路吧!
要学习思维模型,搞清思维模型这个概念已属不易,我竟然给自己挖了一个坑(先留着)。再进一步搞懂具体的“思维模型”更是不易,《塔木德》里讲“天下难做的事易成”,那就选择难的吧。
我天真地认为有了这个“偷懒理论”,以后就不用看那么多书了。
哎!偷懒不成,怎么总觉得有人要害朕呢!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