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堂在线,清华大学,刘燕妮老师主讲的《儒家修身之道》中的《必读书一》,文字版。
正文:
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些参考书
主要原因是因为我们讲的修身之道
涉及到的现代的知识比较多
现代的知识主要包括几个方面
一个是关于《大学》《中庸》的
中国哲学的这一部分
还有一部分涉及到心理学、领导学
还有涉及到一些社会学方面的东西
所以有几方面的相关的参考书
这些参考书
第一部分叫做必读书
是要求大家回去一定要读的
只有几本而且都是比较短
后面的是扩展读的
如果你对我讲的相关内容感兴趣
你可以去找那些书来读
也许我们会在某些地方布置一点功课
在相关章节上要求大家去读某一部分内容
这些书不要求你都读
主要是提供给你一个参考性的、资料性的(书目)
对那些特别有兴趣的同学
可以做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或者是对扩展你的知识是非常有用的
第一部分关于必读书
必读书第一本基本上相当于教材
就是四书里面的《大学》那一篇
实际上它就是一篇文章
可是我在这要强调
我们要用原本的《大学》 什么叫原本?
这里面有一个历史上的原因
最早《大学》和《中庸》这两篇
都是《礼记》里的两篇文献
如果你去读的话
它都是在《礼记》里面
注《礼记》 解说《礼记》的人才会去讲它
后来这两篇越来越受到重视
特别在唐朝的时候
就是韩愈和李翱他们认为这两篇的作用非常的大
它的第一次的单行本的出现是在南宋
朱熹老先生把这两篇单独拿出来
他认为它非常重要
作为单行本来说
一直到南宋才开始出现
主要是因为朱熹把这两篇文章拿出来
和《论语》《孟子》放在一起 组成了四书
作为儒家的经典
因此你会看到著名的《四书章句集注》
指的就是《大学章句》、《中庸章句》
《论语集注》、《孟子集注》这样的四部书
《中庸》如果我们一定要追的话
可能还要早一点
最早是梁武帝曾经把《中庸》单拿出来做了注解
可是它最有名的还是从南宋开始
主要是朱熹 在朱熹之后
《大学》《中庸》就变成了科举考试的重要的内容
这样拿出来是很有道理的
它使儒家的学问学习起来变得很有次第
一般从《大学》开始
就像朱熹说的 《大学》是修学进德之门
也就是说你先要了解《大学》
对于学习有一个次第
然后读《论语》 再后读《孟子》 最后读《中庸》
《中庸》是稍微深奥一些 放到最后
(四书之间是)这样的关系
这个是没有问题的
可是朱熹他在做这个的时候
他同时做了一件事情
他把《大学》重新排列了一下
就是经一章 后面传十章
这个调配很多人是不同意的
比如说王阳明认为也是
说古人的学问没有那么做的
还是原本看起来更像古人
所以我们在这里
还是用这个原本来做教材
朱熹的注解作为最重要的注解
我们经常会提到它
主要的注解都是他的
他的注解是很棒的
不愧为儒家真正的大师级的人物
孔、孟然后就是朱(熹)、王(阳明)
就是这么一个关系
王阳明的《大学问》也是一篇文章
这篇文章解释的就是
《大学》最重要的那几个关键内容
这几个关键的内容就是
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 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
王阳明解释了这个三个最重要的
说概念都有一点小
就说是三个最重要方面的问题吧
尤其是关于“明明德”这部分讲得特别棒
虽然有一点古文 但是我尽量解释
大人者 我们知道中国传统分大人小人
大人者 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
这样的人就是这个特点 以天地万物为一体
其视天下犹一家 中国犹一人焉
你说这可能吗? 我们接着往下看
他说另外一种 若夫间形骸而分尔我者 小人矣
什么叫“间形骸”?形骸指的是人的身体
因为我们有这个身体之间的这种分割
因为这个而分出来“尔”是你
而分你我的话 这样就叫做小人
我们今天看我们几乎都是小人
然后他接着说
大人之能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也 非意之也
就是说不仅仅是你的观念和你的心念
其心之仁本若是
就是说他的心具有那种仁的特点本来就是这样
他不是靠说服自己
不是靠推理 不是靠逻辑
然后说我要这么做或者我希望这么做
他的心就是这样 他就能做到这样
其与天地万物而为一也 岂惟大人
不仅仅是只有大人 “虽小人之心亦莫不然”
你看这个王阳明很有意思
他前面讲说大人是什么样 小人是什么样
他说与天地万物为一体 不仅仅是大人
小人之心也莫不然
说那么小人是什么样呢?他举了这个例子
他说 见孺子之入井
这是儒家典型的这个例证
就是说当一个小孩掉到井里
而必有怵惕恻隐之心焉
就是说你心里这个很难过 很不安
是其仁之与孺子而为一体也
也就是他的内心与孺子而为一体
刚才我们讲说大人与天地万物为一体
那么如果一个小孩掉到井里面
你也觉得很难过 你也觉得很惊骇
然后你也觉得心里不舒服
那也就是说你跟这个孩子是一体的
孺子犹同类者也 你跟他就是一类的
看到 鸟兽哀鸣觳觫
就是说看到鸟兽痛苦哀鸣的话
而必有不忍之心
那么他的仁就是跟鸟兽为一体
换句话说 我们跟什么为一体
不是靠观念不是靠意念
不是靠你的推理
而是你感同身受 这叫做心之仁
后面你看王阳明接着说很有意思
见草木之摧折而必有悯恤之心焉
你也有怜悯之心 你的仁跟草木为一体
因为草木也是有生机的 就是“有生意者”
如果见到瓦石 这个是最没有意识的东西
如果你看到瓦石的毁坏而有顾惜之心
就是我们觉得
不应该这么浪费 不应该受到破坏
“是其仁之与瓦石而为一体也”
“是其一体之仁也 虽小人之心也必有之”
“是乃根于天命之性”
就是说小人也会有这些特点
可能他不像君子那么多 那么广 那么深厚
那为什么他会有这个呢?
王阳明说是因为小人也有天命之性
就是那个“根于天命之性”
“而自然灵昭不昧者 是故谓之明德”
也就是说我们的本性
这跟儒家的说法很像
就是说我们的心本来是明亮的
是因为我们的无明太多了 被遮蔽了
所以本性是明德 自然灵昭不昧
只不过因为分你我 分他和我
这种分割遮挡了我们的那个天命之性
那你的明德就被遮蔽了
这种遮蔽 我们可以通过修行重新“明明德”
所以这段话非常非常的重要
虽然它只是阐明了“明明德”
但是如果我们说想找一个最简单的话
来阐明儒家修行的基本原理
那么就是这一段
下面的 关于修行的次第上
就是说你怎么来做
才能达到这种大人的状态呢?
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
是这样来做到的
这个是修行的具体的道路
所以叫做“大学之道”
这段话是阐述儒家“修身之道”的基本原理
用我们今天的话 大学里有很多的教科书
里面也有许多“原理”
这段就是说明《大学》基本原理的 你要看清
这段话不是随便说的 不是推理的
是有像这样的人
我们知道王阳明是开悟的圣人
他是有真实的体验的
真实的内心的经验 这个非常的重要
不仅如此 现代西方的心理学也很有意思
他们有些话很接近
如果你对这段话理解不够的话
那么我给你读一段心理学家的话
你一定能听得懂
我们今天的人所熟悉的这些概念
我们看心理学家是这样说的
自我正是因为从整体割裂开来
失去了与人类和精神的联系 他才会患病
正如弗洛依德在《自我与本我》当中
所说的那样 自我确实是“恐惧之地”
自我是“恐惧之地”
你觉得很难理解
我们今天很多人觉得
他这个用词你觉得难以理解
但是我们说自我是快乐之地 你理解吗?
你说我肯定是不快乐的
要说自我是幸福之地 你说什么呀?
但是 如果说是恐惧
想想我们有多少的恐惧
我们考上大学又在恐惧什么? 找工作
其实你肯定会找到工作
只不过你想要找的那个工作
可能你要有点恐惧
然后你又担心这个又担心那个
都是因为恐惧 所以自我是“恐惧之地”
那么怎样才能不恐惧呢?
弗洛伊德在《自我与本我》中说
只有当他回到“父亲”和“母亲”那里时才是如此
父亲和母亲是一个形容词 是一个代词
指代的是指精神和自然
在这个地方弗洛伊德的用法是指
只有当自我回到精神和自然当中的时候
我们才能离开那种恐惧
这个精神不是指的你个人在那胡思乱想
指的回到我们整体的精神
我们与自然为一体指的是这个
这个时候你的自我就不会生病
这是谁说的呢?
荣格在他的《寻找灵魂的现代人》当中说的
他在检讨现代心理学跟传统科学之间的差异
他有这么一段话说得很好
讲的就是这种切割和分离
就是我们本来是一体的
但是我们画地为牢
本来这种切割 划分 分你我 分我和他
是一个方便的假设
并不是这个世界真实的样子
可是后来我们就把这个方便的切割当作了真的
在科学领域也是这样
我们看他是这样说的
我们允许科学划分自己的研究领域
并建立起局限性的假设
因为科学研究必须采用这种方式
他画一块地方只研究这些
别的学科研究那些 要划分清楚
但是人类心理不能分割开来
它是一个拥抱着意识的整体 它是意识之母
科学思想只是它的功能之一
科学永远无法穷尽生活的所有可能性
心理医生不应该允许病理学的有色眼镜
来改变自己的眼光
他永远都不应该允许自己忘记
患病的精神也是人类的精神
尽管他患着种种疾病
他也分享着人类心理生活的整体
这跟王阳明解释大人跟小人的心理
都是叫做天命之性是一样的
在这本书的另一个地方
荣格是这样讲人的心理
我们每个人的心理 有一个方面不是个人的
而是来自一个民族 一个集体
或者甚至来自于整个人类
在某种程度上
我们是一个包容一切的心理生活的一部分
是一个“最伟大”的人的一部分
我们离这些太遥远了 我们已经忘记了
而中国文化一直在讲这个问题
就是我们讲的“圣人”是什么
“与天地万物为一体 犹如一家也”
是这种感受 也是我们这个课程里面无法回避的
在讲到这个儒家修身之道的时候
一定要用到的 大家要注意
朱熹的注解 王阳明的《大学问》文章加上注解
教材原则上用的就是《大学》的原本
一直到这个“齐家”为止
后面就不算我们的这门课的课程内容了
以后我们会讲整篇《大学》
“大学之道”那个课程里面会讲全部
所以 大家注意这三篇是最重要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