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石屏张汉”的洛阳情结(张汉在洛阳之一)

石屏张汉”的洛阳情结(张汉在洛阳之一)

作者: 方生6bbf | 来源:发表于2024-09-10 21:40 被阅读0次

2017.07.18 09:50 来源: 洛阳网-洛阳晚报

张汉题写的《关壮缪陵》碑

张汉所题“龙门”二字

张汉题字所处的位置

  张汉是谁?清雍正年间的一位河南知府。他对洛阳的历史文化情有独钟,在任期间,着力对这里的文物古迹进行考证和保护。今天人们耳熟能详的许多地方,比如龙门、关林、洛出书处、上清宫、安乐窝、孔子入周问礼处……都有他留下的印记。

寻找这些印记,是为了留住一段行将湮没的历史。

 1、题写“龙门”二字

    前几天,为寻找张汉题的“龙门”二字,我去了一趟龙门石窟。

天热,刚过9点,游客就多了起来。我步履匆匆,直奔奉先寺方向而去,因为张汉题字的地方,就在卢舍那大佛脚下不远处。

  然而,岩壁上的这两个字太不显眼了,远不如旁边刻的“郭公路”“方公路”醒目。加上附近正在整修,游客经过这里,基本不会放慢脚步,更别说留意张汉题的“龙门”二字。

  将近300年过去,曾经的河南知府张汉被很多人遗忘,也是意料中的事。

 75岁的何汉儒是个例外。他家住老城,是张汉的铁杆粉丝,张汉走过的地方,他20年前就骑着自行车走了一遍。回来后,他将张汉为保护洛阳古迹留下的碑刻写成一篇文章,名为《张汉碑刻略述》,发表在2000年第四期的《河洛春秋》上。

    “张汉是云南石屏人,一个大才子。他为洛阳做的这些事,洛阳人应该知道。”何汉儒说。

    那么,张汉是哪一年到洛阳的呢?史料记载,他生于公元1680年,是康熙年间的进士,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出任河南知府,到了河南府的治所洛阳。当时,河南府下辖10个县,分别为洛阳、偃师、巩县(今巩义)、孟津、宜阳、登封、永宁(今洛宁)、新安、嵩县和渑池。

    洛阳文物古迹很多,张汉上任伊始就四处考察,却发现“碑石荡然”,盛况不再,十分痛心。他决定身体力行,为保护古迹竭尽全力。

    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伊阙古道因暴雨被淹,洛阳知县郭朝鼎主持修路。人们为纪念此事,在奉先寺北边不远处的岩壁上刻下“郭公路”三字。作为郭朝鼎的上司,张汉也题了斗大的“龙门”二字,落款为“石屏张汉书”,并写下《龙门凿石治道》和《龙门题壁》两首五言诗。

  到了乾隆年间,洛阳知县方有光再修伊阙古道,“方公路”因此得名。张汉的“龙门”和“郭公路”“方公路”一样,值得人们铭记。

        不见岳武穆 召伯在甘棠

            (张汉在洛阳 3)

2017.08.01 09:43 来源: 洛阳网-洛阳晚报

甘棠村的召伯听政雕塑

张汉题“召伯听政处”古碑

石壁上的“宋岳武穆到此”非张汉所书

  张汉是谁?清雍正年间的一位河南知府。

    他对洛阳的历史文化情有独钟,在任期间,着力对这里的文物古迹进行考证和保护。今天人们耳熟能详的许多地方,比如龙门、关林、洛出书处、上清宫、安乐窝、孔子入周问礼处……都有他留下的印记。

    寻找这些印记,是为了留住一段行将湮没的历史。

    在龙头山对面曾题“岳武穆至此”

    这段时间,经常听到“撼山易,撼解放军难”这句话。这句话掷地有声、气吞山河,化用了南宋抗金将领岳飞的名言:“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对民族英雄岳飞,洛阳人并不陌生。若说他曾在洛阳抗击过金军,知道的人就不多了。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河南知府张汉来到永宁(今洛宁),在西长水村西边的龙头山对面题写“岳武穆至此”,提醒人们不要忘记这段历史。

  岳飞是河南汤阴人,生于公元1103年,武穆是他的谥号。为收复中原,他率岳家军几度北伐,杀得金军闻风丧胆,其间曾转战豫西,在洛宁西长水村等地留有遗迹。

  “洛阳有关岳飞的碑刻很少。后金是清朝的前身,清政府因此对岳飞抗金的事保持缄默。张汉虽仰慕这位民族英雄,却不能大张旗鼓地宣扬,就只写了‘岳武穆至此’几个大字。”曾发表《张汉碑刻略述》一文的何汉儒说,除了“岳武穆至此”,张汉还在西长水村留下了“洛出书处”碑,二者相距不远。

  如今,“洛出书处”碑保存完好,“岳武穆至此”石刻还能找到吗?

    上周,我们来到西长水村,向人打听这件事。“那个石刻我知道,就在龙头山对面的石壁上,过去长水大桥就到了。”西长水村的董中武说。

  龙头山对面的山叫岙(ào)徕山,也写为奥莱山。在董中武和其他村民口中,它又叫蜘蛛山或二雷子山(音)。虽然只隔着一座长水大桥,这边已属底张乡刘营村。

  50岁的村民刘少飞家住桥头,他说:“石壁在我家旁边,我小时候就见过它。”

    沿小道往西走出数十步,我们就看到了石壁上的题字。令人失望的是,它不是张汉留下的石刻。

  “张汉原来题的是块碑,后来被砸毁了。”有人这样说。至于现在石壁上那几个字,大概是原碑被毁后有人另刻的,也算一种安慰吧。

    甘棠村访古,题写“召伯听政处”

    召(shào)伯是周武王的弟弟,又称召公。他是西周的开国元勋,帮周武王灭商后,又和周公一起辅佐成王,营建洛邑。后来,为防止殷商遗民叛乱,召公与周公“分陕而治”,离开了洛阳。

    史书中关于召伯的记载不多,不过,《诗经》中有《甘棠》一诗,表达了人们对他的无尽怀念:“蔽芾(fèi)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bá);蔽芾甘棠,勿剪勿败,召伯所憩;蔽芾甘棠,勿剪勿拜,召伯所说。”

  甘棠,又称棠梨、野梨,是一种落叶乔木,多生长在荒郊或路旁。召伯德高望重,勤政爱民,他在洛阳期间,经常外出巡视,体察民情。一次走到宜阳,他在路边的甘棠树下休息,有百姓来反映问题,大家各执己见,争论不休,都想让召伯为自己说话。召伯现场办公,不偏不倚,让问题得到了圆满解决。

 后来,召公离开洛阳,当地百姓感念他的恩德,将那棵甘棠树保护起来,不让人修剪砍伐。他们将甘棠树视为召公的化身,作了《甘棠》一诗来歌颂他,这个地方也渐渐成了甘棠村。东魏时期,宜阳县曾称甘棠县,隋朝时又改称寿安县。

  甘棠村旧有召公庙,唐初李泰编《括地志》,对此曾有记载:“召公庙在洛州寿安县西北五里。召伯听讼甘棠之下,周人思之,不伐其树,后人怀其德,因立庙。”

    清雍正二年,张汉来到甘棠村的时候,甘棠树和召公庙都已不存。他感叹不已,命当时的宜阳县令郭朝鼎寻访故地,自己书碑并撰写《召伯甘棠记》一文。

    今天,张汉留下的这通碑仍立在甘棠村的广场上,上书“召伯听政处”5个大字,落款为“河南尹张汉书,大清雍正二年腊月宜阳令郭朝鼎立”。

    这一年,郭朝鼎还是宜阳县令,不久后他将出任洛阳县令,继续配合张汉的工作。在保护古迹方面,他算得上张汉的最佳搭档。

    他要“次第修复”忠臣义士墓

    张汉是一名讲气节的文人,在任河南知府期间,决心对洛阳的忠臣义士墓进行修复,比如苌弘墓。

    周大夫苌弘学识渊博,长期为周王室效力。公元前518年,孔子入周问礼,曾特意向苌弘学习乐的知识。孔子回去后再听韶乐,如痴如醉,达到了“三月不知肉味”的境界。

    可惜当时周王室衰微,苌弘为了削弱诸侯实力,保住王室体面,不得不置身于权力斗争的漩涡,最终给自己招来杀身之祸。

      那是公元前492年,晋国发生大夫范吉射叛乱事件。周王室大臣刘文公与范氏为世代姻亲,苌弘便暗中帮助范氏。叛乱平息后,晋国以此为借口讨伐周王室,周敬王迫于压力,下令将苌弘处死,葬于邙山之上。

    含冤而死的苌弘,相传“其血三年化为碧玉”。今天偃师市有化碧村,就是苌弘墓所在的地方,千百年来,有很多文人墨客到苌弘墓前凭吊。

    张汉来的时候,苌弘墓只剩一抔(póu)黄土,景象不胜凄凉。他将墓地修复之后,赋诗一首刻于石上,开头称“题周大夫苌弘墓去洛京三十里”。据何汉儒介绍,此诗碑文字为张汉草书,较为少见。

    在修复苌弘墓的时候,张汉得知颜真卿、许远的墓都在偃师,就表示“余将次第修之”。

    颜真卿和许远是唐代名臣,都经历了安史之乱,后死于叛军之手。“偃师何处识颜家,南海神州授碧霞。四水交流存葬地,禄山一变静尘沙……”这是张汉在拜谒颜真卿墓时写下的诗句。对他来说,修墓就是保护古迹,保存一段段历史。

    “汉丞相朱买臣墓在谷水西,孔子的弟子冉伯牛墓在邙山上,张汉都曾前去立碑。”何汉儒说,可惜这些碑刻都已找不到了。

  (洛阳晚报首席记者 张广英 实习生 孟璐 文/图)

相关文章

  • 汉关飞绪2019-06-20

    汉关飞绪(散文) 张丙辰 在洛阳考察的两天时间里,我似乎能渐渐感到这个古城的幽怨情绪。放在华夏历...

  • 樱桃

     洛阳樱桃,个大肉肥、色红润、味甘美。  洛阳樱桃,历史悠久,历代人民都很重视栽培。泰汉以来,又被移植在御道旁、皇...

  • 贾宜解赏

    贾谊汉族洛阳人,汉初才子超群臣。 政治思想文学家,二十入朝为缙绅。 博览诸子书百家,从师张苍荀子门。 得益同门之学...

  • 【汤城洛阳】洛阳汤文化

    作者:曹会智 民以食为天。古都洛阳,清晨一碗汤,神仙都不当。汤在洛阳,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世代相传,情深意厚,堪为汉...

  • 张汉飞

    友谊长存 致“黑子”: 感谢在最美的年纪遇上最美的你,那次邂逅,你还记得吗?我们一起玩魔方...

  • 张汉“灰”

    张汉灰,国家特级保护动物,种名张汉飞,俗名张大炮,张汉爬等。我国科研人员曾表明:这种生物数欠,三天不打上...

  • 古今辉映,诗与远方——神都洛阳

    你要写洛阳,就不能只写洛阳。 要写夏商周汉,魏晋隋唐。 写文明的源流,华夏的滥觞。 写盛世的荣光,也写乱世的悲凉。...

  • 十六国志 | 汉赵篇(九)永嘉之乱·下

    洛阳,在两汉统一时期便是全国的文化中心。钱穆先生指出:“洛阳代表的是中国的稳静状态,南、北的融洽;首都居在中央,全...

  • 洛阳协和张琳

    协和爱の妇产科,是洛阳协和医院重点科室,设备先进,专家力量雄厚,会聚三甲医院妇产专家,形成老、中、青相结合的人才梯...

  • 张昌仪:卖官也要讲“信誉”

    张昌仪是受武则天宠信的著名面首张易之、张昌宗的弟弟,沾俩哥哥的光,张昌仪二十岁出头就当上了首都洛阳的执政洛阳令,还...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石屏张汉”的洛阳情结(张汉在洛阳之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cmul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