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让生活美好读书读书笔记
吴新华《经世致用:王阳明》(2017.7—40)

吴新华《经世致用:王阳明》(2017.7—40)

作者: 崔艺馨 | 来源:发表于2017-07-30 16:02 被阅读17次

文|崔艺馨

作者是一位政府公务人员,一位作家协会会员。业余爱好文学创作,作品屡见报端,曾多次获得各类征文比赛奖项。认为出自这类业余小说家笔下的作品更接地气、更贴近生活,果然读过感觉更轻松活泼一些,甚至有点儿网络小说的戏谑。

这是关于阳明先生生平的历史小说,从出生到幼年、从年轻到壮年、再到病死途中,贯穿了王阳明一生的历程。王阳明并不是先生的本名,因其被贬贵州时曾居住于阳明洞,故世称阳明先生、王阳明。他原本名为守仁,字伯安。

都说伟人出生,天必有异象,阳明先生当然也不例外,也因此引发了名字的变更,从王云到王守仁,他经历了一段神奇的历练。出生之始就注定了他的与众不同,当然这其中也难免有些神话的色彩。

都说自古伟人多磨难,阳明先生也不无幸免。一个从小就立志成为圣人的王守仁,必然遭遇更多的挫折与非难。他一心为民、精忠报国、为官清廉,因不满朝廷奸佞当国,在局势大不利的情况下负隅顽抗,落得个凄凉的下场。

他是明朝的一哥。论胆识与权谋,他无人可及。剿除匪患、肃清叛乱,他总是能够出奇制胜,令敌手闻风丧胆。论视野与格局,他超人一等。劳苦功高、几进几退,他总是能够不忘初心,在名利场中游刃有余。

他不是最成功的政治家,纵使战功赫赫,也仍然只是朝廷的一颗棋子,屡立奇功,彰显了皇帝的知人善用,但并没有因功高而居于显位。他也曾被下放到龙场,受冷落欺凌,幸得转危为安,但也落下了致命的病根,还好成就了龙场悟道,名垂青史。最终他也不忍心负朝廷的重任,拖着病体驰骋疆场,途中病发客死他乡。

他是最成功的教育家。在浮浮沉沉的宦海中,他始终保持清醒,急流勇退、潜心向学,所从者众。他与孔子、孟子、朱熹,被合称为儒家四圣;他是“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两个半人其中之一;他与孔子齐名。他提出了“致良知”学说,创立了“心学”体系。他的思想影响到东南亚许多国家,日本众多学者一生伏首拜阳明,近代名人曾国藩、孙中山、蒋介石等人都是他的忠实粉丝。

相关文章

  • 吴新华《经世致用:王阳明》(2017.7—40)

    文|崔艺馨 作者是一位政府公务人员,一位作家协会会员。业余爱好文学创作,作品屡见报端,曾多次获得各类征文比赛奖项。...

  • 世界源于我心

    终于读完了吴新华的《王阳明经世致用》,开始对王阳明的心学有了一些浅薄的认知。 全书用一种非常幽默风趣的...

  • 致良知学习第一天

    初次接触王阳明先生的书籍是在半年前,当我走进新华书店国学书籍一栏,《王阳明全书》深深的吸引了我。 王阳明先生十一岁...

  • 亲爱的师傅

    2017.7月上旬 2017.7.同一天 2017.7.说实在话我也忘了是哪一天 2017.7.23456的日子 ...

  • 读大学有用吗?

    理论变为现实以及理想实现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 古人自古以来就有不少研究经世致用的学问,包括程朱理学和王阳明的心学...

  • 0319-2019(一念之动)

    王阳明心学是一门真正的行动哲学,它最重要的主旨就是“经世致用,诉诸实践”。他提出的“致良知”和“知行合一”是心学的...

  • 2017.7

    服饰对许多女人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它们可以使女人凭借幻觉,同时重塑外部世界和她们的内在自我。 ——西蒙·波伏娃 ...

  • 2017.7

    又到忠良季 氤氲精气神 嗣同留道义 刘晓舍金身 感应先觉者 迪发后悟人 言行赢命运 沉默丧生门

  • 2017.7

    我跟小朋友说:“妈妈有事,要出去一会,外面热热的你呆家里,奶奶会陪着你,我会快快回来的。” 小朋友用尽他的词汇库组...

  • 2017.7

    2017.7.6 我才明白 自己真的一点都没有后悔 我真的 真的 很喜欢他 而且 因为 喜欢他 才 开始 有一点点...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吴新华《经世致用:王阳明》(2017.7—40)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cqkl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