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过这样的体验,突然很想一个多年没见的朋友,也说不出为什么想他,甚至还会连续梦到他。如果在你想他的时候,他刚好知道,他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李白和杜甫人称大李杜,是唐诗的两座高峰,可算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同一时代的两个人不仅认识,而且还是非常好的朋友。两人性格迥异,一见如故,交情保持了一辈子。
当年,李白混了两年翰林后,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在洛阳见到杜甫,当时的杜甫也没事干,于是二个闲人就开始寻仙问道之旅。
当时李白44岁,杜甫33岁。李白做了翰林,又写过那么多的诗,早就名满天下了,而杜甫还是寂寂无名的小辈。听说李白到了洛阳,杜甫按捺不住,自然要去拜见。李白喜欢结交朋友,也没有拒绝。
见到李白之后,杜甫被李白高大英俊,英姿飒爽,仙风道骨的状态迷住了。当时的李白刚被撵出来,心情蛮郁闷,什么也不想,只想着修道成仙。于是就给杜甫讲,“我们很有缘,看你也不错,我就带你去玩吧”。
于是约好就在当年的秋天开始寻仙仿道,杜甫没有拒绝,然后就真的跟着他河南、山东、河北跑了大半年。
这大半年没干啥事,就是找神仙,找仙草,炼丹。途中有个叫高适的也加进来,三个人就这样浪荡着。
杜甫是真喜欢李白,也真明白李白的心思
后来,杜甫有些受不了了,主动要求退出。临走时写了一首诗——《赠李白》
赠李白
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意思是说,我们这样浪荡,也没有练好仙丹,真是愧对葛洪(汉朝道士),像你这样一天天豪饮狂歌,飞扬跋扈、人前称雄,其实没有多少意义。
从这可以看出,杜甫不是敷衍,而是真的喜欢李白,看透了李白的心思,才会说出这样的话。劝慰李白,不要再这样作践自己,世人不会怜惜,只是伤了自己而已。
在另一首《不见(近无李白消息)》里,杜甫用一句“佯狂真可哀”,说透了李白。
从这些就可以看出,杜甫对待李白是真心实意,而且发自肺腑。说他是最了解李白的人也不为过。
李白在57岁的时候,因为永王叛乱实践牵连,被发配夜郎。杜甫也是辞官隐居在山野。二人已经许久未见,消息不同,念及一起浪荡的时候已经十几年过去了,心里特别难受,连着几夜做梦都梦到,所以写下这两首诗。
梦李白二首【其一】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
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
杜甫感念李白这样一个豪迈、倔强的人,竟然还被流放千里之外,他该如何自处,心情该是多么沉重,不禁一阵心痛。念及此,连着几天都做梦梦到李白,于是又写了第二首。
【其二】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
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第二首的情绪更加低沉,情感更加炽烈。一句“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写尽苍茫无奈。杜甫一生看过无数的世事沧桑,对于李白他有无尽的话说,却又一句也说不出口。他明白,自己知道的,看透的事情,李白也不会不知道,只是有时候不愿意接受罢了。
李白在自己危难时刻,能有这样的朋友对他念念不忘,应该也会感到幸福的,酒喝得也会更畅快些,寂寞应该也会因此少一些的吧。
![(https://img.haomeiwen.com/i9787786/489a24e5ef3218c2.jpg?imageMogr2/auto-orient/strip%7CimageView2/2/w/1240)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