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国学经典
读《唐诗三百首》(三十一、三十二)

读《唐诗三百首》(三十一、三十二)

作者: 快乐大拙 | 来源:发表于2019-11-21 00:18 被阅读0次
读《唐诗三百首》(三十一、三十二)

《唐诗三百首》第三十一、三十二首,杜甫的“梦李白”二首。

【原文】

其一: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⑴。

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⑵。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⑶。

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⑷。

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⑸。

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⑹?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⑺。

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⑻。

其二: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⑼。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⑽。

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⑾。

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⑿。

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⒀。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⒁。

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⒂。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⒃。

【注释】

⑴吞声:极端悲恸,哭不出声来。恻恻:悲痛。开头两句互文。

⑵瘴疠:疾疫。古代称江南为瘴疫之地。逐客:被放逐的人,此指李白。

⑶故人:老朋友,此指李白。这是杜甫常用的越过一层、从对方写起、连带双方的手法。故人知我长相思念而入我梦,则我之思念自不必言,而双方之相知相忆又自然道出。

⑷恐非平生:疑心李白死于狱中或道路。这两句说:我梦到的该不是你的魂魄吧?山高路远,谁知道你是否还活着啊!

⑸枫林:李白放逐的西南之地多枫林。关塞:杜甫流寓的秦州之地多关塞。李白的魂来魂往都是在夜间,所以说“青”“黑”。

⑹罗网:捕鸟的工具,这里指法网。羽翼:翅膀。这两句说:既已身陷法网,系狱流放,怎么会这样来往自由呢?

⑺颜色:指容貌。

⑻这句指李白的处境险恶,恐遭不测。祝愿和告诫李白要多加小心。

⑼浮云:喻游子飘游不定。游子:此指李白。

⑽这两句说:李白一连三夜入我梦中,足见对我情亲意厚。这也是从对方设想的写法。

⑾告归:辞别。局促:不安、不舍的样子。

⑿这两句是述李白告归时所说的话。

⒀这两句写李白告归时的神态。搔首:大概是李白不如意时的习惯举动。

⒁冠:官帽。盖:车上的篷盖。冠盖:指代达官。斯人:此人,指李白。

⒂孰云:谁说。网恢恢:《老子》有“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的话。此处指法网恢恢。这句意思是:谁说天网宽疏,对你却过于严酷了。

⒃这两句说:他活着的时候虽然寂寞困苦,但必将获得千秋万岁的声名。

【译文】

其一:

死别的悲伤痛苦终会消失,生离的悲伤使人痛不欲生。

你被流放的地方瘴疠肆虐,被流放的老朋友杳无音讯。

你定知我在苦苦把你思念,你终于来到梦中和我相见。

只怕见到的不是你的生魂,路途遥远万事皆难以预料。

来时飞越南方葱茏的枫林,去时漂渡昏黑险要的秦关。

你现在被流放已身不由己,怎么还能够自由地飞翔呢?

梦醒时分月光洒满了屋梁,我仿佛看到你憔悴的容颜。

江湖中水深波涛汹涌壮阔,千万别遭遇蛟龙袭击伤害!

其二:

天上浮云日日飘来飘去,远游的故人却久去不归。

夜晚我屡屡梦中见到你,可知你对我的深情厚意。

分别是你总是神色匆匆,总说能来相见多么不易。

江湖上航行多险风恶浪,担心你的船被掀翻沉没。

出门时搔着满头的白发,悔恨辜负自己平生之志。

高车丽服显贵塞满京城,才华盖世你却容颜憔悴。

谁能说天理公道无欺人,迟暮之年却无辜受牵累。

即使有流芳千秋的美名,难以补偿遭受的冷落悲戚。

【赏析】

第一首起首四句,追叙太白的流逐夜郎。

“故人至可测”为第二段,忽信其是,忽疑其非,是突仿“梦”字。

“魂来至龙得”为第三段,是叙梦醒后的情景,还是担心他失足不返。

第二首起首四句是承前章叙三夜频梦太白。

“告归至生态”为第二段,是叙梦中太白的言语,是实写不着疑词。局促告归,出门搔首,写太白宛在眼前。

“冠盖至后事”为第三段,这是叙醒后感叹太白的遭遇,语中含着“不平之鸣。”而以“将老”照应上文“白首,”结末二句,那又是自譬自解并慰劝太白的话。

【作者意图】

这两首诗,都是梦中见到李白前后的种种感想。第一首“明我长相忆”是太白深知子美的情真意切,同时子美也担心太白的失足遗恨。第二首“情亲见君意”是子美深知太白憔悴潦倒,同时太白自己亦担心失坠于风波。两诗主旨在这里可以看出来,就是两人的交情也可从这两首诗里看出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唐诗三百首》(三十一、三十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mnai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