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的一天,或许是无意中读到了一本书让我获得启发,又或许是因为和孩子发生的一些事让我深受触动,具体原因已经不记得了,反正我突然心血来潮决定开启一项名为“不吼不叫当妈妈”的挑战。
内容还是很好理解的,就是不冲孩子大吼大叫嘛。为了能更好地实施,我还进行了每日记录,通过文字将过程展现了出来。
在那段时间,我既是当事人之一,又是一个旁观者,我发现只要我能在情绪即将爆发的那一刹那忍住,之后就可以比较有效的和孩子沟通,而结果也挺好的。
孩子真的有各种方法把你气得七窍生烟,在我的记录里,陌丫头快要迟到了却不愿意穿我给她选的衣服,说好了放学回来就要写作业却拖拖拉拉不肯动,千叮咛万嘱咐不能去玩水,结果我一个没注意她就跑到河边去玩水了……
还有一件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事,明明天气很冷她却非要吃冰棒,跟她讲道理也不听,还说什么:“这么热的天你还不让我吃冰棒降温,你要热死我吗?”当我平静地说不会热死的,她又说:“那你忍心看着你的孩子只能看着别的孩子吃冰棒然后流口水吗?”我最后才问出来,原来她是看到小伙伴在吃冰棒,便夸下海口说马上回家拿钱买,结果钱没拿到,她怕被小伙伴笑话,便开始胡搅蛮缠。好在我和她沟通之后,她终于不再执着于要马上吃冰棒。
我不由得感慨,看样子专家说得没错,不吼不叫真的是一个好方法,不仅有益于自己的身体健康,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还有利于亲子关系和谐发展,简直是一举多得啊!
可惜,这项挑战只坚持了十二天便宣告失败了,第十一天晚上我就已经没忍住了,冲着娃大吼了一顿,甚至还对着她的屁股揍了几下。
吼完之后我就已经觉得身心舒坦了,揍完之后更是神清气爽,感觉把这十来天的憋屈全都发泄了出来。
也是那时候我才意识到,不吼不叫其实是一个伪命题,如果可以,谁想当一个大吼大叫的妈妈?不仅孩子看了瑟瑟发抖,其实自己心里也充满了愧疚,但孩子有时候真的太气人了,感觉不发脾气根本就管不了啊!
我们心里都清楚,大吼大叫解决不了问题,虽然孩子当时改了,但不用多久又会故态萌发。孩子小时候还可以用家长的威严去镇压他,但等孩子再大一点呢?家应该是一个充满爱的地方,而不是恐惧或厌恶。
可是,如果不大吼大叫的话,怎么说,孩子才会听呢?
我在最近看的一本书里面找到了这样的方法:
首先,用行动去跟孩子沟通,孩子不会去听你说什么,他只看你怎么做。你自己玩着手机却唠叨他不好好看书做题,你自己熬夜工作玩游戏,却让他准点睡觉,他是没办法听进去你的话的。身教大于言传。
其次,在跟孩子沟通的时候,要确保爱的信息传递给了孩子。蹲下来,通过抚摸、眼神的注视、身体上的照顾来告诉孩子,你是爱他的。沟通之前先进行情感联结。
再次,学会倾听,而不是评判和建议。当我们用说教、评价等方式来回应孩子的时候,就等于在告诉孩子:你的方法不对,你应该听我的。孩子虽小,但他们在面临一些状况的时候,也是同样需要给自己的情绪找到出口的。而评判和建议,不但不能帮助孩子疏解情绪,还会让孩子心里更难受。启发式提问可以给孩子一个缓冲的机会,让他在诉说的过程中慢慢平静下来。
最后,关注孩子的感受。当你不急于告诉孩子怎么做,不急于帮孩子处理眼下的问题时,你才会把精力放到孩子身上,也就是从心底里关注孩子的感受。这个时候,你说的话孩子会更愿意听。
除此之外,其实还有一个好办法,当你觉得已经压抑不住自己的情绪时,可以及时告知孩子:“妈妈现在情绪有点激动,我需要平静一下,晚点我们再来继续讨论这个问题。”然后暂时离开。
在这个间隙,可以各自冷静,也可以由家里其他人和孩子进行沟通,不要把所有责任都揽到自己身上,毕竟,孩子不是你一个人的,想明白了这一点,你也会轻松很多。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仔细回想一下,其实自己小时候也不是一个完美的小孩啊,也曾经犯过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但这并不妨碍我们顺利地长大了。
别太焦虑了,如果孩子真的犯了原则性错误,自然要狠狠地批评一顿,但能不吼不叫还是要尽量做到,无论如何,一定要先保证自己的情绪稳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