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向前冲,但是不要撞破了鼻子
无论现在还是之前,对于鸡汤我一般是敬谢不敏的,尽管自己也通过一些方式给自己打气。有时也给别人打气顺便包含着一点秀秀自己人模狗样的生活的小心机。
最近遇到了很多人,咱们中国人,或者一些印度人,很努力,努力想打着工,上着学,既承担起对家庭减轻经济负担的责任,又要学习好。这当然值得鼓励,如果我们不是那么忙的话。
那么有的人我劝他,该放弃打工了,他不肯。
这当然了,每个人都有自己选择的权利,作为朋友我尽到扶助的义务就是了。
但往往这样的人,最后学业跟不上了,又跑过来找我哭诉,要我给免费补课。
这就是中国人干的事了,老外好就好在,自己的责任,自己承担。
免费讲讲就讲讲吧,谁的时间都不多,按我的规矩来成不?
我的规矩就是我用最省时间的方法和你讲一下,我要求你自己好好的读题,找到自己的真正问题,而不是提出“这个作业怎么做?这个考试怎么办?”的问题。
按我的规矩来是不成的,这些课都没听懂的小白,往往会要求我一边帮他们做作业,一边写一句话还要向他们讲5分钟的课。
最后被我抛弃了,这就是贵群体鸡汤故事的完美结局。
我也有类似的症状,所以才在自我反省。
·不是在竭尽全力的时候还要去微笑,而是留下了对人微笑和幽默的精力,才能给人留下阳光和风趣的印象
·阳光风趣都不重要,做好自己最重要
·别人怎么看你根本不重要,尤其是垃圾人
向前冲是好的,但不要撞破了鼻子,该减速的时候,就不要怕别人说你没尽全力。
2.垃圾人的鉴别手法
如果对你没有价值,对社会也没有多大的客观价值,尤其是心智还停留在一遇到阻力和挫折就要把有成就的长辈摆出来show一下的二代,你帮了他,那对得起那些因为他们父辈的强取豪夺、权钱交易而失去希望的人们吗?
我记得很经典的一个人物,是我在上语言课的时候认识的,此人仗着自家外公是中将,飞扬跋扈,一副“尔等草民还不跪下”的姿态,这样的人,往往回国之后,还能有人故意吹捧。
正如钱钟书先生《围城》里的方渐鸿,便宜岳父专门登报,一顿吹捧,迎回来一个子虚乌有的克莱登大学假博士。
如今名校的文凭也是服从了经济学原理,价高者得,很多事情就不好说了。
其实抛开这些人不去打交道,或者和这些人无法相处,一点关系都没有。
永远都不要否认我国社会,越往上越多粉饰,这就像一瓶浑浊的水,还需要时间去沉淀,把污秽的杂志一点点沉下去,让清明的活水一点点浮起来。
事实上,如此下来,几个月后,却交到了不少三观很正的朋友。
那些背景来试图打压你,看不得你一点好,接受了你的帮助却觉得理所应当的人,淘汰他们本来就是民族和全人类的责任。事实上,从奴隶制度到现代民主,我们已经为此付出了很多的努力。在世界上的绝大部分经济水平达到小康的国度,甚至包括台湾和新加坡这两个华人世界,已经没有中国大陆和香港的那种极端浮躁,在现代社会中逐渐沉淀了。
3.敬而远之的具体操作
敬而远之,就是表示出浅层次的对对方奇葩逻辑的认同,并且减少打交道的次数。
从实际操作上,就是那句话,脸上笑嘻嘻,心里mmp
对于这类人提出的请求,就算别人真叫了你爷爷,也不能心软。
想想这种人出生在怎样的家庭,如果他们这一代还不被淘汰,那么就要多出一代人蒙受这种社会从野蛮到文明的痛苦。
能甩锅就甩锅,不能把事情丢给别人,就要半真半假的表达出自己很忙,憋出几分歉意,一副不能帮你作为朋友我感到内疚的样子。
4.关于情商
情商是需要思考的,也可以模仿和借鉴。
并不是情商高的人做的事都是正确的,情商只是一个人处事的外在表现。
在留学的几个月里,我见了太多假笑的人了。
那种笑容大概是兑了水的牛奶,喝起来味道怪怪的,有点刷锅水的感觉。
如果微笑是胜利者的标志,那么不能承认失败就是中国人的逻辑。
人生怎么可能没有失败?很多事都是投石探路的,有什么输不起的?
成王败寇是悍匪的逻辑,一个面临苦痛放弃挣扎正面死亡的人,怎么就比在痛苦中蜷缩和隐忍的人low了?
另外就是外界的期望,文化上我们从来就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们是由责任(Obligation)组成社会角色。
从天子守国门,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责任对不对?责任特别对。
但是责任意味着不能允许失败。
天子守国门的后面一句是:君王死社稷
责任有的时候大过了一切。
这种文化和逻辑就和基因一样,并不是不正确,而是不再适应现代社会。
正如上岸后却无法用肺叶获得养分的鱼一样。
所以呢,我每次听到“不能辜负家庭的期望”都觉得无语,大家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
谁不知道我国社会的变更所导致的特殊现象:1990年的人们还在为有一台需要天线的彩色电视机而骄傲,到今天我们已经通过勤劳的工人和规模化的制造业成为了全球最富有的国家的一员。这其中跨越的“成熟的工业国家”、“基础设施的更新换代”、“经济快速增长”、“新兴城市的确立和城市所对应的人民财富的分级”、“互联网时代”、“智能时代”,很多东西。
是不是大家都理解呢?如果不理解,人们相互是不是应该多一点理解呢?
本来不明白的新兴事物是应该去学习的,如果不想学,那么没关系,至少对不懂的东西保持敬畏。
论资排辈这些东西,还不是封建制度的残余,由于先到者的固有优势,被不断地巩固。
要谈情商,先把中国人的错误社会风气给丢了,失败不可怕,内心不独立和强大的人,谈情商是很可怜的。
5. 正确的做法
如果我们批判一个事物,却不谈正确的做法,那么要么是中老年人在耍流氓,要么是愤青在发泄。
我有一个朋友,是个台湾小哥,他的一些做法可能是我们可以参考的:
1.和想建交的朋友保持周期性的联系,就聊聊一些吃喝玩乐的事,或者最近的比较有趣的见闻
2.在有良好的关系的同时,保持友善的态度
3.在友善的态度的基础上,不要回避自己的不同意见
如果忙起来,和朋友的联系少一点,至少回复一下别人的朋友圈,用更简单地方式表达一下善意和关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