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讨厌现在的周星驰!”不怕遭人谩骂,就是想这么说。
诚然,周星驰的电影曾给我、给80、90年代成长起来的孩子们带来了数不尽的欢笑,也正是因为这份无可替代的回忆,如今看着霸占贺岁档的星爷,不胜唏嘘。
是不是该还他一张电影票了?很多人抱着这样被营销号灌输的想法走进了影院,而我该是不欠的,至少在04年周星驰自导自演的喜剧电影《功夫》上映之际,我走进了当时小城市里唯一的一家电影院。
《功夫》是第一部在大陆上映的无厘头喜剧,在这之前《少林足球》因为少林寺冠名等问题与大陆影院失之交臂。在体育界常有球员被形容成是“首秀即巅峰”,这句话拿来形容星爷的《功夫》大陆首映是很恰当的。
可能有人说自己心目中的最佳无厘头喜剧是《喜剧之王》或者说是被无数人解读的《大话西游》,这属于“文无第一”的历史难题。我只不过是确信一个人是会不断进步的,直到他达到巅峰然后下滑,对比之后的几部作品,《功夫》无疑就在这个转折点上。
《功夫》好在哪里呢?周星驰电影的一贯优点就无需多提了,个人认为还有两个特别的有点,其一就是所有伟大的文艺作品几乎都是在“戴着镣铐跳舞”。
《少林足球》的“登陆”失败想必让星爷明白了内地广电的审查确不是说着玩而已,无厘头的癫狂疯闹若不加以克制只怕无法在即将疯狂崛起的内地市场上分到一杯羹。
在《功夫》里你极少看到周星驰招牌的“贱笑”大概就是自我审查的结果,诸如此类的细节克制虽然可能让观众能看到的“笑点”有所减少,却为这部电影的历史真实感增添了砝码,换句话说,就是让观众更加真实的体验到了“城寨”时期的香港氛围。
其二便是周先生个人的成熟。一个人的阅历能够决定很多事情,虽然我并没有资格去评价他的阅历到底让他成熟到什么地步,但是角色的轨迹变化还是看得到的。
以前的“周星星”式主角,一贯是小人物的艰辛奋斗、嬉笑怒骂最后正义战胜邪恶后赢得美人归的经典戏码,妙在周星星同学能把那些小人物的坚强和软肋同时表现出来,这些《功夫》里的男主角也有。
但不同的是后面,这次的主角破茧成蝶不仅仅是他天赋异禀,更重要的是他做了选择。仅仅是一次选择,就让他成了绝世高手,连敷衍的特训都不需要。
选择的影响大于努力,甚至高于天赋。这或许是周先生的最新感悟。而这个小人物达成了自己的梦想后,也没有多少高兴,显出的是一种极不寻常的淡然处之。
这样身处绝世高手的寂寞,或许是他成为唯一星爷后映射到了自己电影之中吧。曲高必然和寡,这些年我们看到周星驰电影里出现的老面孔一张张变少,也有许多八卦和纠纷,大概也是因为他这种心境。
《功夫》不仅是对周星驰个人,对于整个华语喜剧来说也是里程碑式的作品。正是这样,尽管无厘头喜剧的口碑一再滑落,人们对《功夫2》的期待也永不落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