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
《人类简史》多角度解读

《人类简史》多角度解读

作者: 小雨0921 | 来源:发表于2021-03-28 10:05 被阅读0次

 今日赞哥分享了《人类简史》,赞哥说这本书给他带来了很大的启发,他从这本书中学到很多,受益匪浅,并且还会再次反复进行阅读,我将这称之分阅读偏好,比如我们群里的女同学对这本书就很无感,我当然也是其中之一,现在我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说我对《人类简史》和作者的解读。

 这是一部在2017年大卖的畅销书,我对于《人类简史》和作者的最深刻的认知来自于杭州举办“未来已来人工智能论坛”时邀请作者的出场费,四十五分钟的演讲竟然高达八十万人民币,这真是一个让人难以置信的数字呀,国内还没有一个人有这么高的出场价。我常常用“知识就是财富”来作为这场论坛的主题,但其实再回观作者的全程演讲,就其分享的内容来说,与这出场价并不匹配。当时的人工智能处于停滞阶段,大家都在感慨政府光会炒概念,对于人工智能的科学发展和产业发展当时是陷入迷茫阶段的。作者的演讲中并不涉及到人工智能的核心领域,只是告诉我们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人工智能到2070年之前都不可能取代人类,原因就是在这阶段之内,人工智能无法感知人类的意识。但就人工智能今后如何发展,当今的现状等等作者其实并未熟知,反而是我们帅气的浙大校长潘云鹤对人工智能的解读有实质性的内容。

《纽约客》有一篇关于赫拉利的长篇报道,使用了完全写实的手法,只是描写和叙述,几乎不加评论。文章讲了赫拉利从年少求学到成为世界名人的过程,讲了他的工作和生活风格,他对冥想的爱好,他作为同性恋者的感情经历,这些都算正常。但这篇报道中最强烈的信息是,赫拉利现在是一个思想商人。赫拉利在以色列有个公司,雇佣了十二个人,专门负责推广他的书并且形成周边产品。

《人类简史》之所以那么流行,是因为这是一本非常犀利的书。赫拉利提出智人的超能力是想象虚构的东西,说农业革命对人的幸福而言是个错误,说小麦驯化了人类,这些思想都引起过争议。在《未来简史》里,赫拉利担心人工智能会夺走人的工作,猜想未来世界会有很多无用之人,“神人”会取代我们智人,这些都是非常有意思的说法。那现在赫拉利有没有什么新的、能让思想震荡的说法呢?没有了。赫拉利的第三本书,《今日简史》,几乎没有任何新东西。你要问赫拉利人类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他会告诉你三件事儿:核武器、生态环境和技术—— 这不是老生常谈吗?赫拉利已经从学者变成了品牌,这意味着他不仅要为自己、要为思想负责,而且还要为很多人负责。如果你要为人负责,你就会变得没意思。

杨同学就这本书作了四个角度的解读,其中有一个角度与上述我说的赫拉利变得越来越没意思是有一定关联的。杨同学说现在很多人只去看一本书,一部电影、或者一个事件的观点,却忽略或者完全不去想这个观点后面的许多东西。我们现代人会越来越被自己的“立场”所束缚。

普通人 —— 比如中国网民 —— 喜欢表达立场。比如说最近中国运动员孙杨被禁赛八年这个事件,有的人一听就立即表态支持孙杨:孙杨是中国人,我也是中国人,中国人要支持中国人。立场表达让他有了存在感,他也许会为了表达立场而去寻找一点论据,但是他并不在乎自己的观点有没有技术含量。

而普通人的立场又很容易改变。等到事件的更多细节被披露出来,他发现原来当事人居然做出那样的事情,那我肯定反对他:我是聪明的好人,聪明的好人不跟愚蠢的人站一起。他的立场经常反转。

如果你把立场比喻成爱情,普通网友的爱情是浅薄的。他们动不动就表白,可以对任何人表白,但是也只有表白。而大人物,把立场视为婚姻。他们会用各种科学有力的观点去经营自己的立场。他们哪怕在内心对某个议题倾向于某个立场,也绝不会轻易表达出来:因为离婚的代价太大了。

而关于作者对未来的担忧这一部分,大大的解读则是认为人类本身就是自然的一部分,没有必要放大这部分担忧,并且上升到道的层面,从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个角度更进一步解读了人类与未来。赞哥也从作者的人类关怀角度提出了谦卑、感恩与静思。提出了人类是否有快乐,如何获得快乐,要向内求。这让我想到了伊壁鸠鲁学派的主张,学派认为人生的目的就是为了追求快乐。

    不过,伊壁鸠鲁所说的快乐并不是肉体的快感,而是指一种明智、清醒和道德的生活,其中最关键的因素在于是“没有痛苦”和“感受到幸福”。

伊壁鸠鲁把快乐分成两类。一种是动态的快乐,它会不断地变化。比如你渴了喝水,饿了吃饭,累了休息,困了睡觉,在这些活动中你都会获得快乐;但这种快乐是暂时的,事情一过,该怎么着还是怎么着。另一种则是静态的快乐,更加长久。比如你每天能够吃饱饭,想到这件事,就觉得很幸福,即使你现在并不是正在吃饭,但这种快乐还是存在的。

伊壁鸠鲁认为,人本能地会把动态的、暂时的快感放在前面,但最终幸福需要靠拥有持久的快乐。也有人把动态的快乐理解成感官的快乐,静态的快乐理解成精神的快乐,这也不无道理。

今天有些人一想到快乐,就会想到狂热无节制的生活,然后冠之以伊壁鸠鲁派的名义,这是对伊壁鸠鲁思想的曲解,可以说是与他的主张背道而驰。伊壁鸠鲁坚持认为,人只有过一种理性、清醒和道德的生活,才能远离痛苦,获得幸福。

伊壁鸠鲁有一句名言:“愉悦的生活不能通过一连串的喝彩和狂欢来而取得,也不可能通过男女之欢、或者鲜美的鱼和其他昂贵食物来获得,而是需要通过清醒的思维来获得。”

因此,最大化快乐、最小化痛苦的具体办法就是,在你做一件事之前,不要只想着能得到的快感,还要理性地想一想是否会招来痛苦、会招来多少痛苦。

相关文章

  • 《人类简史》多角度解读

    今日赞哥分享了《人类简史》,赞哥说这本书给他带来了很大的启发,他从这本书中学到很多,受益匪浅,并且还会再次反复进行...

  • 人类简史(解读版)

    人类史,就是一部人类从动物一步步演化,远古开智,从幻想出神,到成为地球上所有生物的神的一段历史,也是种族管理学的一...

  • 解读(人类简史)之再解读

    很早以前就听说过人类简史的大名,似乎也简读过。第二次接触人类简史是通过小书童频道的音频解读,尤为震撼。经典值得反复...

  • 2020-12-18

    昨天开始听晓书童的《人类简史》。说实话,人类简史之前我看过,但是当我听晓书童的解读后,我觉得我读了本假书。听着刚开...

  • 《人类简史》小解读(上)

    本书作者是尤瓦尔.赫拉利,牛津大学历史学博士,青年怪才,全球瞩目的新锐历史学家。因《今日简史》一书成名,本书成...

  • 《人类简史》小解读(下)

    前两篇讲智人开启了认知革命,成为人类唯一的人种;农业革命让智人由采集生活过渡到定居生活,陌生人的大规模合作依靠...

  • 《人类简史》小解读(中)

    上篇讲了约在7万年前,智人开启了认知革命,成为人类唯一的人种;约在1.2万年前, 智人从采集时代过度到农业时代...

  • 《人类简史》| 张凯解读

    关于作者 尤瓦尔·赫拉利,1976年生,牛津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为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历史系教授,青年怪才,全球瞩目的...

  • 几百万年的得与失|记《人类简史》读后感

    随着各大书榜打榜成功,《人类简史》已然成为2017年最畅销的一本书。浩瀚悠长的人类发展史被作者尤瓦尔赫拉里从多角度...

  • 算法比曹雪芹更洞悉人心

    按正常出版顺序来讲,人类简史后是未来简史。 以人类发展而言,人类简史后我们要讲述的是《今日简史》。 从今日简史开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类简史》多角度解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dcph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