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是比特大陆CEO吴忌寒9月11号在上海的区块链全球峰会上的演讲记录,由得到团队出品。我想转赞扩散一下,并写下自己的看法。
在吴忌寒看来,未来十年区块链技术的发展,会对区块链的长期发展和生态构建产生重要影响。
在我看来,区块链技术并不是这个世界上最前沿的技术,其基于的加密技术已经是上个世纪的科研成果,只不过被中本聪制定了一套全新的数据库解决方案而走红。
这个方案被提及最多的去中心化,让人们对权威和剥削的不满,完全发泄出来,认为未来一切都是属于人民的,一切都是去中心化的。
然而,在这个世界已经被验证的经济学规律告诉我们,市场才是最有效的“那双手”,而不是人民想象中的“乌托邦”。
所以吴忌寒先生提出的,未来十年我们还是要继续发展区块链技术,确实是最基本的议题。因为没有更好的技术,大众们就会被一些浅显的概念所迷惑,最后区块链可能就变成了一个“宗教信仰”而已。
吴忌寒列出了七个技术课题,分别是:
1. 隐私性和安全性的矛盾
2. 区块链技术的中立性问题
3. 区块链性能扩展问题
4. 需要扩展区块链应用场景的专门技术
5. 区块链密码学算法的安全性升级
6. 区块链上的身份问题
7. 智能合约更强大、开发难度更低
第一个技术课题是,隐私性和安全性的矛盾。早期包括比特币在内使用的账户模型,在系统安全性方面有明显优势,但是隐私性不高,用户可以在链上交易中被观察到。随后出现了一些能够更好保护区块链使用者隐私的算法,但是,这些算法复杂性非常高,而且极端情况下也有很大安全风险。
这个倒是新鲜,我还未曾听说隐私性和安全性有如此矛盾。
第二个技术课题是,区块链技术的中立性问题。未来十年区块链最主要的应用会和金融场景相关。而金融在各个国家都受到谨慎的监管。但是,区块链本身的中立性又很难打破,这是技术本身决定的。吴忌寒认为,可以参考互联网的监管,互联网监管是中立的,但是互联网从业者要受到所在国家的监管政策约束。
第三个技术课题是区块链性能扩展问题。现在区块链用户人数仍然不多,但是如果区块链用户要在十年后增加到十亿人,就必须完成重量级的技术提升。
第四个课题是,需要扩展区块链应用场景的专门技术。吴忌寒说,过去的ICO泡沫,也就是区块链项目首次发行代币泡沫,都涉及一个基本逻辑,就是区块链和现实世界并不交融。在他看来,这个问题会在下一个十年结束时得到改变。一方面,现实世界的重要事件会在区块链上得到记录,比如食品的溯源;另一方面,区块链技术在现实世界中产生一些去中心化的应用。
第五个技术课题是,区块链密码学算法的安全性升级。下一个十年结束后,因为量子计算机的发展,区块链上的基础密码学算法将会面对升级的压力。
第六个技术课题是区块链上的身份问题。比特币之父中本聪设计的公私钥系统,是跟一个人的真实社会身份无关的半匿名系统。公私钥系统是一种加密技术,公钥是公开的,其他人只要要求就能够取得;私钥则是只有用户才拥有。吴忌寒认为,如果把这个系统跟未来身份证明系统进行结合和开发研究,就可以让更多普通用户安全、便捷地证明身份,直接参与到区块链里。
第七个技术课题是,智能合约更强大、开发难度更低。智能合约指的是,系统自动完成合约的履行,因此不用担心违约问题。吴忌寒说,虽然现在大家对智能合约的期望很多,但现在它可以做的事情还是比较少的。而且,去中心化的智能合约开发难度也比较高,也在不断发生智能合约保护漏洞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