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西游记》

作者: 菩提树下一沙粒 | 来源:发表于2022-01-05 14:19 被阅读0次

书和剧原来有如此大的不同。《西游记》至今我不过读了六章,就有了以下感觉:

1、原来,吴承恩的文笔不比曹雪芹逊色。

2、吴承恩不但知识渊博,而且精研儒释道三家。也许《西游记》非我们字面上所见,它可能有更深的意味。

3、悟空是天生地养,但居然生来便知道拜四方,我深为不解。一只猴子,即使再怎么吸收天地精华,也应该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怎么可能会有敬畏之心?即便后来闹了天宫、扰了蟠桃宴、偷吃尽老君的仙丹,但那也是在学成归来后有所依靠,再加上天宫那一般人的纵容造成的。

4、一只野猴子,玉帝居然只是收降,而非斩杀,很明显地,他想纳猴子为己用。只不过,猴子却不识趣,欲求日益,终才被“绞杀”,但却杀不死了。

5、神仙对于女性尊重有加。瞧瞧天蓬元帅的作为即可看出一二。嫦娥不过就是天宫一仙女,而八戒先生作为高官,只不过酒后失德调戏了她,并且没有造成实质上的伤害,按说不该承受挨锤又丢官且被贬落猪胎的惩罚,但是,这败德之事却遭玉帝震怒,最后严惩不贷。如果此类事件放到现在,似乎只会沦为街头笑谈,充其量被领导不淡不闲地提点几句,最后几乎皆是不了了之。

6、玉帝作为天庭地位最尊者,其实力深不可测,否则怎能震慑群仙?他并非如电视剧中所演的那般胆小。相反的,他是一个有大智慧的人,能够统观全局。面对悟空的挑战,他只是微微一笑而已。其实,一切尽在他的掌握之中。反倒是悟空有些不自量力。

7、悟空很聪明,善能察言观色且挺明白和别人搞好关系的重要性。

从太白金星两次出面为他说话并找他上天做官的事情,悟空应该会领悟到背后该有高人为自己撑腰,而且这些高人可能连玉帝也有所顾虑,故而他放肆而嚣张。尤其那个须菩提——悟空的师父。虽然严令悟空不能说出自己的名字,但古语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他不可能不管悟空。至于须菩提为何许人物?只能判定为神秘莫测。因为他该是介于三教之外又被三教都忌惮尊重的人吧!我严重怀疑二郎神极有可能就是悟空的同门师兄弟,否则怎么都会变化且都不尊教化?有这样一个师父做后台,悟空自然底气十足。

在天宫做齐天大圣时,悟空每日里访友拜客,一众神仙几乎都与其交好。自然,玉帝派兵围剿花果山时,某些人也便不好意思全力以赴了。你想啊:天宫人才济济,哪里可能找不到一个可以降伏悟空的人?只不过大家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了。再加上悟空的后台,悟空的交友广阔,所以啊,有能耐的都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

8、悟空的出身决定了他必定是各家各派争夺的人物。

金星的拉拢,玉帝的放纵,须菩提的教诲,如来最后关头的“留白”,莫不如此。毕竟,悟空那样一个天地孕育的生物,谁得到了谁受益。

刚读《西游记》,也就有了以上唠叨。我想以后肯定还会有出人意料之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西游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dehc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