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安妮日记》读后感

《安妮日记》读后感

作者: 趁光阴还在 | 来源:发表于2017-11-28 10:50 被阅读0次

最近在空闲的时候读了一下《安妮日记》让我感动不已,思绪万千。

日记是安妮遇难前两年藏身密室时的生活和情感的记载。

安妮本出生在一个富有的德籍犹太人家里,为了躲避纳粹党的残害。

而移居荷兰,不久,纳粹党占领了荷兰,便开始四处搜捕居住在荷兰的犹太人,安妮的姐姐玛格收到了被拘捕的传票,因此安妮一家便提前开始了秘密小屋的生活。随即,温达安先生一家和牙医迪赛儿也先后搬进了秘密小屋。在秘密小屋里,他们有严格的作息时间,白天不能随意活动,以免被工厂的工作的人发现,只有在晚上所有人都离开后,他们才能放心的自由活动,也只有在这时安妮才能隔着窗帘看看外面的世界。在秘密小屋的生活中,每个人都变得十分敏感而且容易受到惊吓,一阵陌生的脚步声,一串奇怪的敲门声都使他们如惊弓之鸟,食物殆尽、互相的不容忍、争吵使原本就紧张的生活变得更加难熬。

他们没有自由,生命随时都会因为一次偶然的暴露而丧失;他们没有起码的生活保障,连饱暖都成为问题。

作为一名成长中的少女,她在日记中吐露了与母亲不断发生冲突的困惑以及对性的好奇。在种族歧视和战争迫害的社会大环境中,藏匿且充满恐怖的密室生活。

我看到的是一个狭小的空间,如何把人一步步逼向疯狂的绝境。一群失去自由,离开优越生活的犹太人为琐事争吵、生气,这一切是如何消磨着人的意志和耐心。战争并不仅仅有英雄壮烈牺牲的故事,而炮火连天的动荡不安也是暂时的,战争最可怕之处在于,一点点消耗着人的精神,直到最后一丝希望都消失不见。这时,可怕的人只能同魔鬼做交易。生理上的饥饿、寒冷、闷热,心理上的惊恐、悲伤,足以毁灭任何人。可是他们坚持了两年,透过安妮的日记,可以看到他们过得分外艰难。仅仅是看她的叙述,我都看得枯燥无味。没完没了的争吵,重复了一遍又一遍。实际的情况又如何?他们一定是相互包容,不然就无法走完这漫长的两年。

最让人遗憾的是:一个十六岁的少女,最大的愿望是做一名记者和作家,却因为希特勒发动的一场邪恶的战争,于花季之龄死于纳粹集中营。

相关文章

  • 第二章 记对自己影响最深的几本书

    《安妮日记》

  • 《安妮日记读后感》

    阅读者:刘博轩 作者:安妮.弗兰克 时间:2018年5月21日 张数:236-244 感想: 今天我读了安妮日记...

  • 《安妮日记》读后感

    最近在空闲的时候读了一下《安妮日记》让我感动不已,思绪万千。 日记是安妮遇难前两年藏身密室时的生活和情感的记载。 ...

  • 《安妮日记》读后感

    7月份看完《安妮日记》战争写实日记,作者是一名犹太人的14岁少女,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受种族歧视的影响,安妮爸妈...

  • 《安妮日记》读后感

    我是在高中英语教科书上看到过《安妮日记》,当时觉得有机会应该读一读这本书,太扣人心弦了。一天,一个学生带来...

  • 《安妮日记》读后感

    《安妮日记》是我在微信读书里尝试听书听完的第一本书。 各种工作、家务缠身,虽然努力挤碎片化时间读书,三年时间只读完...

  • 《安妮日记》- 读后感

    关于此书 此书告诉人们要关注当下,过好当下。这本书并非小说也非杜撰,没有艺术加工。它是一个小女孩从14岁到16...

  • 《安妮日记》读后感

    这一周每天晚上,我都坚持读一本书,名叫《安妮日记》。 所讲的事是发生在德国的1933年,一个叫安妮的...

  • 《安妮日记》读后感

    安妮是犹太人(我写过犹太人),当时的政策对犹太人极不公平。 安妮,十五岁就去世了。她是因伤寒而去世的,被同国人抓到...

  • 《安妮日记》读后感

    一颗新星在蕴酿、储蓄能量,发光照亮宇宙是她的心愿; 厚重乌云密布,不允一丝光亮显现; 太阳的锋芒啊,快快穿射; 快...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安妮日记》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desb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