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青春散文
《安妮日记》读后感

《安妮日记》读后感

作者: 许如愿 | 来源:发表于2017-10-12 23:42 被阅读0次

      7月份看完《安妮日记》战争写实日记,作者是一名犹太人的14岁少女,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受种族歧视的影响,安妮爸妈、姐姐一家四人及其他两三个家庭成员不得不在地下室生活了两年,最后还是被举报,全部成员无一免难。期间安妮关于少女的生理成长期、与父亲情感的交流、战争背景下乐观的心态,做了详细记录。

      先说为什么自己会去看这本书?之前在书店有翻过,我属于运动细胞型,对于课外书本还是很少读,安妮日记确实是简单易懂,情感真实,就在网店搜了一下,买回来看了。看了之后,自己不免在安妮有疑虑的时候,都会联想到自己在14岁的心理活动。

       第一是关于安妮和皮特(另一个家庭的独生子)在躲避战乱期间的相处变化。90年出生的孩子在14岁时流行写信寄给笔友,有自己的笔名,用彩色的信纸写上自己交朋友的欲望,折成树或者爱心桃,贴上几毛钱的邮票,寄给在美少女读刊上留有地址的远方。那时候也不知道是哪个地方,只觉得附上的那张帅哥照片好看,就寄给他。寄有一两次,后无收到回信,也就不寄了。现在想想是应该求偶的表现心理,当时要是有现在的美颜功能,附上照片,初恋或许就发生在初中了。

       第二是关于安妮和父亲之前的信任感。日记里描述的是大家人都不理解安妮,特别是妈妈,妈妈总觉得安妮最小,最不在乎她的想法和说法。这一点另安妮很无奈。对于爸爸,少言却能让安妮心安。自己与父亲也是很少交流,印象里说话没有超过一万字,27年来。就是很少很少很少。跟家庭背景、父母观念也是很大关系。我出生的家庭也是父母恩爱,一家人和和睦睦,就是平常的沟通交流很少,务农背景,父母每天忙于耕种。日子稍微好一点,我已经上高中,成年了自己的想法也是多半与同学交流,跟父母之间也就一周一日的见面和吃饭时间。安妮渴望被认可和渴望交流的心,我感同身受,以至于后来一段时间,安妮和不爱讲话的皮特成为很好的朋友。因为有人在倾诉的时候,刚好有人在倾听。还可以交流,我觉得这样就很满足了。

      书本还有其他我未提及的内容,7月看完,现隔两个月,时间有点久,自己老是找借口没上来写。8、9月陆续有看了新的书,想好好写。要睡了,晚安。

相关文章

  • 第二章 记对自己影响最深的几本书

    《安妮日记》

  • 《安妮日记读后感》

    阅读者:刘博轩 作者:安妮.弗兰克 时间:2018年5月21日 张数:236-244 感想: 今天我读了安妮日记...

  • 《安妮日记》读后感

    最近在空闲的时候读了一下《安妮日记》让我感动不已,思绪万千。 日记是安妮遇难前两年藏身密室时的生活和情感的记载。 ...

  • 《安妮日记》读后感

    7月份看完《安妮日记》战争写实日记,作者是一名犹太人的14岁少女,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受种族歧视的影响,安妮爸妈...

  • 《安妮日记》读后感

    我是在高中英语教科书上看到过《安妮日记》,当时觉得有机会应该读一读这本书,太扣人心弦了。一天,一个学生带来...

  • 《安妮日记》读后感

    《安妮日记》是我在微信读书里尝试听书听完的第一本书。 各种工作、家务缠身,虽然努力挤碎片化时间读书,三年时间只读完...

  • 《安妮日记》- 读后感

    关于此书 此书告诉人们要关注当下,过好当下。这本书并非小说也非杜撰,没有艺术加工。它是一个小女孩从14岁到16...

  • 《安妮日记》读后感

    这一周每天晚上,我都坚持读一本书,名叫《安妮日记》。 所讲的事是发生在德国的1933年,一个叫安妮的...

  • 《安妮日记》读后感

    安妮是犹太人(我写过犹太人),当时的政策对犹太人极不公平。 安妮,十五岁就去世了。她是因伤寒而去世的,被同国人抓到...

  • 《安妮日记》读后感

    一颗新星在蕴酿、储蓄能量,发光照亮宇宙是她的心愿; 厚重乌云密布,不允一丝光亮显现; 太阳的锋芒啊,快快穿射; 快...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安妮日记》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ekyr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