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周日,晴,25至36度
右手病了。手背从虎口处延伸到腕关节的那根筋可能伤到了,稍用力就疼。真想不起它是如何受伤的。昨一早起来还好好的,坐着读了半天报,到下午就开始疼了。我也没当回事,揉面、蒸馒头、搞卫生,主要用左手,右手做帮衬。临睡前用柠檬精油按摩半小时,以为睡一觉就没事了。谁想一早醒来,右手胀痛,肿得馒头高。上骨伤科医院,找邻居潘医生问诊。潘医生问,尿酸如何?我说去年十一月做的体检,各项指标都正常。潘医生在骨关节处按按无骨折迹象,诊断无大问题,贴伤筋膏药即可。而我的皮肤对膏药过敏,一贴膏药就会长满大大小小的水泡,与癞蛤蟆皮一样恐怖。平常小伤小破,都只能拿张餐巾纸包包,连创口贴都不能用。潘医生说,我们医院的中药贴不错。他就给我开了中药贴,用绷带缠在手上。咋一看,像受了重伤。拍照发家人群中,引起不小惊动,母亲、姐姐、儿子皆来电追问。母亲说:脚痛不能跑,手痛不用干活。母亲坐不住,而我是闲不住。不能干活就等于失去人生自由,支使别人总不能随心所欲。也幸好昨晚将卫生搞了,浇花左手也能应付。读书、敲键盘,手指尚能动弹。只是饭不能做了,筷子都夹不紧,只能改用左手。右手前两年得过腱鞘炎,也是潘医生做的小针刀。痊愈后,干了重活,使了重力就会疼。这次伤筋可能是用手过度积压所致。故对儿说,老天见你娘太勤劳,想让她歇歇。
我的蹄子花一周临睡前时间翻完《启功口述历史》,真是本好书。以前只知启功是位书法家。没想到他画也画得好,学问亦好,还是文物鉴赏专家,教了半辈子的古典文学,简直是少见的全才、通才。而其述来,却是平淡、谦逊,毫无恃才傲物之态。对人生的污点(任伪职)毫不避讳,对人生磨难与冤屈却一笔带过,这种豁达、淡泊的胸襟令人高山仰止。书里所述之书法、文学、绘画及鉴赏等方面知识,读来皆中肯务实,与其人格相映照。比如他说诗的最高境界:“佳者出常情,句句适人意,终篇过眼前,不觉纸有字。”让读者不必在文字上费工夫就能领略作者的情意,要善于用浅显语写深意境,这比生搬硬套艰涩深奥的语言最后只能表达不知所去的意思要好得多。一定要诗中有我,无心写出真性情。又说,写诗不应太直接地就事论事,而要把它化为一种生活感受和思想情绪加以抒发,借助寄托、象征的手法委婉含蓄地表现。而于书法的练习上,要多读古人的真品墨迹,能使我们看清结字的来龙去脉和运笔的点画使转,临习碑贴要学会“透过刀锋看笔锋,想象其墨迹的神态,而不是刻意写出那所谓的“金石气”。于绘画上,他以为文人画要强调从临摹古人入手,有机会要多看古人真迹,而不是急于创作。至于历史知识,先生因其特殊的家庭背景和生活经历,其所交游的都是硕学名流。其为皇族后裔,雍正的第九代孙,属乾隆异母弟弘昼和亲王族支。但在启功上好几代,家世已没落。他先后正式拜贾羲民、吴镜汀门下学画,并得到溥心畲、张大千、溥雪斋、齐白石的指点与熏陶,可以说得到当时最出名画家的真传。其学术方面的恩师是陈垣。在他的口述中能获悉许多正史中缺失的内幕,也可以窥测到近现代许多著名的文艺沙龙和著名文人的活动踪影。他的这本《口述历史》兼具学术、史料和励志文学的价值。读完此书后,我决定购买孔夫子网上那套《启功丛稿》。
收到昨日在当当网购的三本书。择其中一本《王元化及其朋友》读之。读文化大家的传记,总能受到人格的感染,这本书是其晚年秘书蓝云写的,行为质朴流畅,不错。
新书三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