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是有点争议的!
这是子路问了孔子什么问题后的孔子之答!但是子路问的到底是什么呢?
我有两点考虑:第一、子路问的是“什么是知道?”第二、问的是什么智慧?
我如此解释是有原因的,因为“诲汝知之乎?”这一句话!我不认为是孔子的反问,要不然孔子就不会直接作答,而是由子路接话!
这句话的解释我个人认为是如此:教授给你知道吧!而不应该在那句话后面用“?”更应该用“!”
只有如此才符合整句话的顺承逻辑!当然了,虽然有自问自答的可能性,但是反问别人总得有间隔吧?无论对方答与不答都会有些其他的说辞吧,直接回答不合乎逻辑!
当然了无论子路问的是“知”,还是“智”都不影响这句话的本质意义,咱们论述这个的原因就是深挖汉字的真实意义,这有利于此处出现的汉字在其他地方的解释,否则在别处的解释就可能影响到句子的真实逻辑,这也是学习的底层逻辑!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句不用再次解释了,就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一句话实事求是!
重点在最后三个字:“是知也”!那么到底是是知也?还是是智也呢?毕竟“知”在开始的时候是与“智”同字!这三字的理解中“是”也是一个麻烦!
那么“是”到底是作为判断用的,还是作为“正”用的呢?
首先说明一点“是”作为判断来用,根据有关资料显示是西汉以后出现的,之前并没有!所以我更倾向于作为“正”来解释!因此这里就可以把“是知也”理解为“正知也”!
但是解决不了是正知,还是正智!综合我们古典文化思想来说,正智与正知几乎一样,正智不需要解释了,我们都知道!而正知的意义我们可以查阅王阳明的知行合一,那么就好理解了!而且我们还有一个叫做“知士”的官职也可以证明这俩词意义雷同!
由此我可以联想到最近的热门话题,“是人也”还是“斯人也”的问题!有些人说无关紧要,反正都是一样的意思,可是我觉得他们的这种思维有点无知!
你如果不能明白“是”在那个时代是怎么运用的,那么如果一个同样的字在那个时代被别的地方运用了又该怎么解释呢?难道就觉得自己说的能够自圆其说就可以了吗?你会让圣贤的原文在后人的心里大打折扣,甚至会会是圣贤文字的逻辑支离破碎!
难道让孩子们学习的乱七八糟,不知根本,那么在别的地方见到了,他们依然会有理解障碍,为什么作为学者或者教育工作人员不彻底解决这个隐患呢?
这个“是”在孔孟那个年代就是“正确,正……”等意思,并不作判断用,也没有“这,此”的意思!所以这里的“是知也”就是正知也或者正智也的意思!
但是我更倾向于“正知”!因为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在大量使用“智”了,《论语》的成书之时用通假字“知”表达“智”的可能性已经不大了!
而且确实不怎么这么用了!有些非的说是知通假为智的也是强说,作为知道的“知”解释一样没毛病,而且之前一直如此用!那之后的古人在需要表达智慧这意思的时候也选择用“智”了
所以我觉得这句话的整个“知”字最大的可能就是“知道”的知,而非通假字“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