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人工智能(AI)是个热门话题,科学家们讲它,经济学也讲它,影视作品涉及的就更多了。不过总觉得自己对于它的概念很模糊,人工智能的最终形态就是电影《终结者》里的那个天不怕地不怕的机器人,亦或者是《黑客帝国》里的Matrix(矩阵)。
1956年8月,一群计算机方面的科学家在一个叫汉诺斯的小镇碰头,讨论了一个在当时看来有点异想天开的主题,能不能用机器来模仿人类学习以及其他方面的先进智能。而关于这个设想最早的理论背书来自于计算机的祖师爷阿兰图灵。还包括他创造出来的图灵机。人工智能由此发端。
我们身边都是人工智能,我看到一种通俗一点的分法,按照人工智能的实力将其分为三类。
弱人工智能:只擅长于单个方面的人工智能,比如说下国际象棋的人工智能。Siri语音助手,自动取款机等等都是。说白了就是按照固定的算法或者模式识别去执行我们人类交付的任务。
强人工智能:人类级别的人工智能,是可以和人脑相提并论的人工智能,诸如抽象思维,思考,计划,组织,学习等都可以做到。这真是未来需要突破的目标,当前最热门的问题就是如何让机器具有意识?
超强人工智能:这个只存在于概念中,是一种在智力、学习能力、创造性所有方面远超人类大脑的超级智能。超强人工智能看我们的就好像我们看蚂蚁一样。这也是很多悲观论调的来源。
目前人类还在停留在弱人工智能通向强人工智能的半道上。我以前看过一本书叫做《思考,快与慢》,说的是人类有两套思考模式,一种是无意识的自动化的,比如判断一个人是不是在生气。另外一种就是需要花点时间去想一想的,比如999乘以888的得数,计算机在人类的第二个模式下很出色。但让计算机理解一个笑话几乎是不可能的。简单来说,人工智能在人类思维、直觉、动态方面现在基本上相当于弱智。当然它也拥有计算机的一切优势,存储信息能力巨大,速度极快,中国现在最大计算机“神威·太湖之光”其浮点运算速度可以达到每秒9.3亿亿次。再就是计算机不会累,只要有电,可以一直处于峰值运行。
关于人工智能的探究从最初的利用海量的数据进行模式识别到现在的依赖于人工神经网络和深度学习的自我进化,不得不说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深蓝打败卡斯帕罗夫和阿尔法狗打败李世石已经完全不是一个概念了。
关于人工智能的预测很多,有一本书说人工智能可能是人类的最后一个发明,这辆高铁很可能从我们身旁呼啸而过之后,我们就再也不能理解它们了。也有人说技术的壁垒还很难突破,我们人类自己都没有完全把人脑搞清楚。想这个问题完全是杞人忧天。
不过,人工智能确实在慢慢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就我个人体验,小时候最开心的事不过就是看看电视,玩玩俄罗斯方块。到现在无比便捷的手机、电脑。包括一些高大上的诸如无人机、平衡车、机场巡逻机器人、虚拟现实设备等等。我们把我们身体的大部分功能都开始外包。最后只剩下一个大脑做做思考决策。我们拥抱技术,享受技术,同时也依赖着技术。
我想起《庄子》外篇·天地里的一个故事,传说孔子的学生子贡 ,在游楚返晋过汉阴时,见一位老人一次又一次地抱着瓮去浇菜,“搰搰然用力甚多而见功寡”,就建议他用机械汲水。老人不愿意,并且说:这样做,为人就会有机心,我不是不知道,只是不想这么做而已。“当然,庄子想强调的是别的东西,但是面对人工智能,我们可能真的要需要谨慎一点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