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流浪地球》大爆,随之而来的,也有一些不太和谐的声音。比如对韩朵朵这个角色懦弱爱哭,不懂事儿的质疑。为此,韩朵朵的扮演者赵今麦还特意发文回应,承认这个角色确实“犯了错”。可我认为,对朵朵的质疑,是不切实际的苛责,反映的是当前社会对弱者的戾气。
韩朵朵的存在,出乎了许多观众的意料。毕竟,好莱坞灾难片的女性角色,要么是乖巧可爱的被拯救者,要么是陪衬英雄的性感尤物。而朵朵一脸倔强,又不谈恋爱,再加上肩不能挑,手不能提,仿佛成了主角一行人的累赘。这让很多人觉得,朵朵的存在,是电影最大的败笔。
可是,吐槽的各位网友或许忽略了一点,朵朵只是一个14岁的初中生。作为未成年人,本就属于被保护的弱势群体。网友们对朵朵“无用”的质疑,正如贵妇人质疑法拉第的圆盘发电机:“一个刚刚出生的婴儿有什么作用呢?”。更何况,即便是刘启等人所在的救援队,在影片中也是屡战屡败。而朵朵,在刘启、姥爷等人眼里,就是他们活着的希望,生命的延续。
就算朵朵真是无用的吧,难道无用的人就活该被抛弃吗?英雄终归是少数,地球上的35亿人,大都属于这沉默的大多数。无数个救援队前仆后继饱和式救援,正是为了这些无用之人。英雄之所以为人尊重,不是因为其超强的个人能力,而是他们肩上担负的责任与使命。对一个14岁的小姑娘百般挑剔,只让我感受到了所谓“精英人士”身上社会达尔文主义优胜劣汰,丛林法则的戾气。
或许是源于东亚从未停止的内卷吧,一代又一代的人,在无休止的生存竞争与种种攀比中,永远怀着做“人上人”的梦想,对强者无限崇拜,对弱者则鄙夷苛责。拜高踩低的背后,是价值观的扭曲。哪怕在物质生活已经极大丰富的今天,人们对于各种形式的弱势群体依旧难以持着平等且尊敬的态度。媒体贩卖焦虑,底层备受歧视,中产恐惧跌落,高层不食肉糜等等乱象,仍然时有发生。而电影中针对弱者的戾气,自然也就不难理解。
诚然,艺术作品并不一定要和价值观紧密契合,人们看电影时,追求的或许也只是单纯的感官刺激,对于某个角色的好恶,并不一定能代表对其背后内涵的偏向。然而,当我们看完电影,依旧需要认识到,社会并非丛林,贫穷不是原罪,弱小也不应当成为被淘汰的理由。否则,直接像电影《2012》那样,造几艘“诺亚方舟”,让有权有势的人上船,“哪管身后洪水滔天”即可。又何须花这么大力气,把地球带出太阳系呢?
社会不平等,种族主义和帝国主义早已向我们证明了社达的必然没落。就像《三体》中的黑暗森林法则,将社会运转成本过度透支,把整个宇宙拖入枯竭。道路千万条,和谐第一条。戾气不可取,我辈需谨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