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青年之我见
现在,人们对于文青仍然有不少偏见。文艺被视为矫情,纠结,多愁善感的代名词。文艺青年就是非理性的存在。
确实,在文艺青年眼里,这个世界是一块巨大的画布,身处其中的一切事物都只具有空白的轮廓。于是文青们为这些事物填涂上五颜六色,那是感情的色彩。感情过剩了,自然会影响到人对事物的认知。因而文青被视为情绪化的代表也就不足为奇了。甚至有这么一句口号,“珍爱生命,远离文青”。
有人说,文艺青年都追求小众,那些不广为人知的东西才是他们所钟情的。与众不同与个性化恰恰是那个年代的年轻朋友们所向往和追捧的。于是有的人就开始为了与众不同而文青,为了文青去培养自己小众的品味。这就是犯了因果倒置的错误。列宁说,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而柏拉图说的是,真理可能在少数人一边。一个东西是小众的并不意味着它就是优秀的,一个观点是小众的也并不意味着着它是正确的。并非因为小众才文艺,也并非因为与众不同才文艺。
文艺更多的体现在充溢的情感和对优秀的文学和艺术作品的追求上,归根结底是对美的追求。
文青和穿着打扮是没有必然联系的。虽说大部分文青给人的印象都会是干净整洁与协调。这里的协调指的不光是色彩的搭配和色调的呈现,更多的是气质跟外在形象的和谐。有的人尽管没有刻意去装扮,浑身也散发着别样的魅力和吸引力。比如《哈利波特》中的斯内普教授。有的人天生对色彩敏感,善于搭配。一些小孩子不需要大人的帮助便能把自己装扮的很酷,比如《爸爸去哪儿》中歌手曹格的儿子Joe,在这方面的表现就很让人印象深刻。
那么到文艺青年的“文艺”到底体现在哪里?
在我看来,文艺只是文青们的一点小情调而已。比如,他们看书的时候,会坐到阳台上,沐浴在和煦的阳光下,面对一片春暖花开的景象,在自己面前的小桌上摆上一杯清茶或是咖啡,享受一份怡然自得的心境。这些也可以仅仅存在于他们的想象中,是精神上的一种闲适和优雅。或许,他们还能在杯具的样式和饮品的种类上花点心思,让杯具的线条和造型更具有艺术感,选择饮用那些或多或少有些说道的咖啡,如哥伦比亚咖啡,夏威夷咖啡等等。而这一切只是起到了一种仪式性的作用,这样的环境能引起他们的共鸣,促使他们很快进入某种状态。好比古人读书前进行沐浴更衣焚香,好比宗教仪式中一板一眼的流程和严苛的规矩。
文艺不是重点,重要的是肯独立思考,对事物有自己的见解。文艺气息太重了,思想占比就少了。过分追求文艺范那肯定是本末倒置。另外,说到文青,就不能不提贴标签这事儿。
为了娱乐偶尔为之尚可,到处贴,时时贴,肯定不行。因为这究竟是偏颇的认知和行为。这种行为一度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和讨论,最终在众多批评声中销声匿迹。然而,日常生活中我们依旧在有意识或无意识的为他人贴着标签。这是因为贴标签能够帮助我们进行记忆,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小王是个很乐观的人。有了标签,小王整个人在记忆中就变得鲜活了。
不仅如此,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还喜欢为自己贴标签。我们也可以称之为对号入座。
我曾一度认为自己是一个浪漫悲观主义者,并深以为然。后来接触到了后现代主义,便又给自己增加了后现代主义的标签。同样的,从文艺青年这一概念被提出来以后,我也曾努力的朝着文青靠拢。我们喜欢这样做的原因很简单。一旦我们符合某种特定群体的特征并自觉将自己划归到这一群体,我们便能够获取来自这个群体的智力和精神上的支持。
事实上,我们应该少提主义,少贴标签。
因为一提主义,一贴标签就很容易走极端,也会在无形中给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人为地制造一个牢笼,反而可能限制自身的发展。
单一的标签不行,而我们又难以摆脱这一行为,那我们应该怎么办?
那就为自己选个笼统点的内涵丰富的标签贴上。 比如,我意欲做一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艺青年。
然后,在这样一个相对开阔开放的空间里,像一棵树那样生长,不断的汲取外界的养分,孕育自己的思想,焕发自身不一样的生命活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