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古代中亚细亚和伊朗

古代中亚细亚和伊朗

作者: 丽克 | 来源:发表于2017-08-19 16:11 被阅读0次

中亚细亚东起天山山麓,西达里海,北抵哈萨克斯坦南部和东南部,南至兴都库什山。大部分是高原和沙漠,常年干旱。伊朗高原东起兴都库什山,西至扎格罗斯山,北倚高加索山脉,南临波斯湾,气候多热。中亚细亚和伊朗是人类文明最早的摇篮之一,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在各地都有发现。约公元前4——2千纪,各地由新石器时代晚期过渡到金属时代,语系形成印欧语系,可能发源地于欧洲南部和与之相连的中亚细亚地带。约公元前2千纪中期,分布于哈萨克西南西伯利亚和南乌拉尔地区的游牧人开始向东南部迁徙定居,发展了青铜文化,考古学家称安德罗诺沃文化部落。据推断他们是属于印欧语系的塞人和萨尔马提亚人的直接祖先,他们迁徙至中亚细亚与当地人混居,成为以后东伊朗部落巴克特里人和粟特人等的祖先。

塞人广泛分布于咸海以东以及巴尔哈什湖到帕米尔高原一带。塞人主营游牧业,最早是母系权制残余。约公元前6——5世纪塞人组成军师联盟,反对波斯人和马其顿亚历山大的入侵斗争,塞人向中亚细亚南部长期推移。塞人和中亚细亚北部的西北草原的萨尔马提亚人是亲族关系,同样以游牧为主。约公元前1千纪他们向西方的南俄罗斯移动。

公元前8世纪,斯基泰人在萨尔马提亚人的压力下迁到黑海西北,到公元前6世纪时,他们和希腊人殖民城邦有贸易往来,加速氏族解体。公元前3世纪末,斯基泰人在黑海建立“斯基泰王国”。古代游牧部落的迁徙是长期不断向外发展的。


古代依蓝,古代依蓝是伊朗高原最古老的居民。他们有自己的语言,从事游牧业,公元前3千纪上半期已产生奴隶制,当时亚述王国兴起后,依蓝开始衰落,到公元前6世纪成为波斯帝国的一个省区。

公元前6世纪,阿姆河上游的巴克特利亚及其下游三角洲的花剌子模出现奴隶制国家,在波斯古经《阿吠斯塔》中记载。社会分祭司、武士、农民和手工业者四个阶层。

公元前9——8世纪,米底王国由半游牧开始定居,内部冲突,人压迫人的现象已经发生。

早期文化:塞人、斯基泰人、萨尔马提亚人的文化创造反映了公元前1千纪的游牧生活特征。游牧最先发展起来的是马术、马勒、马鞍、踏蹬、马裤等。生活所用的毛毡天幕此时出现。陶器上的花纹多为几何、鸟兽纹。宗教崇拜中没有偶像、没有寺庙。古伊朗文字最初为依蓝、阿卡德文字,公元前6世纪米底受西亚影响使用楔形文字。考古者对依蓝文字没有解读成功。

相关文章

  • 古代中亚细亚和伊朗

    中亚细亚东起天山山麓,西达里海,北抵哈萨克斯坦南部和东南部,南至兴都库什山。大部分是高原和沙漠,常年干旱。伊朗高原...

  • 哈马丹春雪

    今年波斯新年期间,伊朗中部城市,也是古城——哈马丹城市降春雪。 哈马丹是古代米底帝国和波斯帝国等多个伊朗王朝的首都...

  • 伊朗最著名的一个古代建筑群

    伊朗最著名和精美古代建筑群当属萨珊浮雕Taq-e Bostan,意为“Arch of the Garden”或“A...

  • 伊朗国王的水烟在法国博物馆展览

    伊朗时间8月8日:近日在法国著名博物馆(Lyon’s Confluence Museum)展览许多属于伊朗古代Qa...

  • 通过司机穆罕默德的眼看伊朗和伊朗人

    伊朗系列持续更新中: 解开伊朗的面纱,德黑兰需要逃离吗? 伊朗的14天行程规划和攻略 从伊朗回来快半年了,一直想写...

  • 伊朗丰收洋葱

    伊朗时间10月24日:伊朗北呼罗珊省的丰收今年洋葱,该省每年会生产2500吨农作物。 古代伊朗的洋葱是丝绸之路主要...

  • 伊朗加兹温葡萄园

    每年九月是伊朗葡萄成熟季节和农民忙碌采摘。伊朗加兹温市是著名葡萄园。波斯是葡萄的故乡,古代丝绸之路发源地,中国的葡...

  • 【镜头】捕捉伊朗人日常生活,爱好和平与艺术

    捕捉伊朗人的日常生活,来自伊朗中部城市伊斯法罕市民的生活点滴。伊斯法罕在古代有着“伊斯法罕半天下”的美誉,位于伊朗...

  • 世界上最昂贵的伊朗马

    世界上最昂贵的马是起源伊朗北方,它的波斯语名字叫:اسب «کاسپین»,中文名是里海马。例如在古代伊朗铭文都有...

  • 讲述丝绸之路:石榴从石国来!

    石榴,原产地在波斯(今天伊朗和中亚),波斯语:انار (anār )。在中文称为“石榴”是来自古代粟特人(编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古代中亚细亚和伊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dvtd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