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病在三阴,统于太阴。肾中阳气通过厥阴风木之调动而上入脾,再通过脾气之升而达于上焦;心肺之气借助阳明之降再入肾中,此循环必通过脾升胃降才能顺利进行。肺胃降气不利则元气浮游于上,出现中上二焦之假热,热象背后却是元气上浮不归宅;脾升不及,则厥阴风木加强调动肾中元气,以助脾之升清散精,出现肝疏泄太过,风火相煽的表现,消渴同时过度调动元气。升降左右两端均出现下焦虚而生寒,中上二焦郁而生热的局面,补固肾水、助升元气、伏龙雷之火为其治疗核心之要也。
生山药30克 生黄芪15克 知母18克 生鸡内金捣细6克 葛根6克 五味子9克 天花粉9克 生地30克 山萸肉30克 水煎服
方中黄芪为主,得葛根能升元气;而又佐以山药、知母、天花粉大滋真阴,使之阳升而阴应,自有云行雨施之妙也。鸡内金,用之助脾胃强健,化饮食中糖质为津液。用五味者,取其酸收之性,大能封固肾气,不使水饮急于下趋也。生地助肾中真阴上潮以润肺,协同山萸肉封固肾关,使虚火不上炎。
上消口舌干燥,饮水不能止渴,系肾水不足、虚火上炎,或肺金本体自热、不能生水所致。加熟地30克 麦冬15克 黄连10克 黄柏10克 油桂10克 乌梅15克;肺热严重者加人参9克 生石膏30克 麻黄根5克 炙草6克。
中消多食善饥,确系脾胃有实热可加:大黄15克 芒硝5克 炙草9克;热不甚者,加15~30克元神即可。
下消谓饮一溲一,系脾胃虚寒、相火虚衰所致,加附子15克 干姜10克 炙草15克 人参10克 炒白术15克 油桂10克 砂仁10克 半夏15克 生白芍15克。
亦可用:熟地90克 山萸肉60克 麦冬60克 车前子15克 元参30克 水煎服
消渴非火不成,故补肾而加清火之味,以分消水湿之气,则火从膀胱出,而真气仍存,所以消症亦平也。惟久消之后,下身寒冷之甚者,宜加肉桂6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