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哲思想法成长励志
为什么你听了那么多大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为什么你听了那么多大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作者: Jaris | 来源:发表于2019-07-14 14:18 被阅读0次

       

        “听了那么多大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摘自网络平台

        这次,我想专门对“鸡汤无用”的说法进行一回略微深度的思考。也许一部分人在看完本篇讨论的内容之后,会依然觉得这又是一篇鸡汤文,心里不禁又要忍不住骂一句“喝那么多鸡汤有什么用”。我想这时候鸡汤不鸡汤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在读完本篇之后,能真正的开始培养自己独立思考的习惯。

        故事的开头,还得从我小的时候说起......我是一个从小很自卑的人,学习成绩又差,所以自然也就没什么朋友,也被很多人取笑。后在学校里学习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两门课程,看到里面提到的一些命题,如:“发展才是硬道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封闭就要落后、落后就要挨打”等,我突然意识到,这些命题,不仅仅是对国家发展,对我们个人的发展不也同样适用吗?后来,我一步一步的试着将这些道理应用于我的个人身上。如“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给我的启发就是,个人要有一技之长,或者你在很多领域都是强项,但至少要有一个领域是强项。当我有了一技之长、个人能力不断提升的时候,渐渐的发现,不再有人在嘲笑我了,大家开始和我愿意交朋友。甚至当我有些能力特别突出的时候,我通过自己的实力能帮助到大家,大家开始变得尊重我。这里并不是要教大家别人带给我们什么好处才和别人交朋友,都是利益之交;相反也是一样,也不是要告诉大家,要和别人交朋友首先要给别人提供什么好处。再比如“发展才是硬道理”,应用到我自身的身上就是之前有段时间很火的“成长型思维”——过去我认为一些东西很重要,比如实现目标很重要,成功很重要等;当我了解到成长型思维之后,我才发现,再没有什么是比我自身的个人成长更重要的了。失败了没有关系、刚开始不会没有关系,暂时没有一技之长也没有关系,只要你是在成长的,你个人是在向前发展的,所有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听着好像又是说了一堆大道理,都是些泛泛之谈,搞不懂到底在说什么。别急,我们继续往下深入。当我把上面提到的这些“国家发展方针”应用到我个人身上的时候,我并没有就此停止思考。这时我突然想起来流传了很久的“为什么听了那么多大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我开始思考:为什么国家发展这样抽象的内容都能拿来应用,而却有那么多听了也过不好这一生的大道理呢?先让我们想想所谓大道理是怎么来的——实际上,我们所听过的大道理都是由别人总结而来的,比如别人经历了一些事,有了一些感悟,他将这些经历总结了出来,抽象成了一句话,或者说,是抽象成了一个道理。那么抽象的反义词是什么?是具象。是的,我后来发现,我们接受了那么多的道理,不知道怎么用,实际上缺的是具象化的能力,缺的是将道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能力。就如上文提到的,我将“国家发展方针”应用到了个人身上。而且我们想想,那些厉害的人,他们在经历了一些事情之后,他是看不上跟你把这个过程从头到尾的讲一遍的,他只会把其中认为精华的部分,总结出来,成为一个道理,或者说一句鸡汤。所以我们所接收到的,都是总结的道理,需要我们自己去具象化,应用到我们自己的实际生活中。

        在此,除了具象化的能力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能力——深度思考的能力。我过去总觉得很多人都没有什么自己的见解,总是在网上随波逐流,网上流传了一些什么道理,他就讲什么道理,也不问对与错。但是我后来我又重新想了一下,其实大部分人并不是没有自己的想法,他们是有的。只是思考的层次过于肤浅。后来我改变了对缺乏独立思考的说法,说的准确一点,是缺乏深度的思考。其中的原因有很多,我记忆中最深刻的评价是:整天脑子里想那么多,不累么?这似乎是阻止深度思考最大的原因之一。但是,我们对缺乏深度思考的原因仅仅只满足于停留在脑子不愿想太多,不愿太累么?当然不是,我们自然肯定要再往下探究更加深层的原因:为什么我们不愿意想的太多、想的太深?在一本心理学著作《思考,快与慢》中给出了这样一个观点:人的大脑分为两个系统,作者将这两个系统取名为系统 1和系统2。系统1 通常负责处理一些简单的事物,比如走路,爬楼梯等;当遇到一些系统1处理不了的事情时,大脑就会调用系统2来处理。比如一道数学题,对某个问题的看法。再比如,你在走路散步时,可以一边走着一边想明天吃什么。如果这时候突然问你一道数学题,或者明天会议发言的内容,这时候你就很可能需要停下脚步,调用系统2 来进行思考。因为人的天性是趋向于懒惰的,所有要耗费力气的事,人们都不愿付出太多。所以我们一般是能不调用系统2就不调用系统2,所以我们都喜欢能不深度思考就不深度思考,最简单轻松的方法就是追随大众传播的声音就好了,以免耗费太多脑力。

        关于如何独立思考,如何将空洞的大道理能够拿起来用。在这里还要介绍两位大师级的人物。一位是中国的李小龙,另外一位是美国的查理·芒格。我在应用他们所提出的理念时,发现两者出奇的相似。可能在大家的印象中,李小龙更多的是和武术相关。但是我这些年一直尝试将他在武学理念中提到的一些论点,应用于其他领域。李小龙认为,搏击不应该局限于某一个门派,只要是好东西,都可以拿来用。他所提出的截拳道,不是一个门派,而是一种哲学思想。在这种哲学思想的基础之上,应该汲取百家之长。然后抛开华而不实的东西,只留下简单实用的——或者说,剪枝蔓,立主脑。而查理·芒格提出的,则是多元化思维。他认为,我们对某件事的思考,不应该仅仅站在某个领域,而应该从不同领域的不同角度,来看待问题。

        对于这两位大师的理论,我从中的感受是,对于大道理,或者说所谓的鸡汤。我们可以尝试着去深度思考,即使不能完全使用,也可以像李小龙那样,抛开无用的,只留下对我们自己有用的。这也是我自己的一个实际应用:在了解了李小龙的理论之后,然后对“鸡汤无用”进行了一次深度的思考。也许我并不能将李小龙的理念完全说明白,但还是那句话,我只把其中一部分对我最有用的拿出来,其他关于搏击的理念,我也不是习武之人,用不到那些,就把它抛掉。对于鸡汤也是一样,有用的留下,无用的抛掉。这里还有一点要强调的是,汲取百家之长、或者说多元化思维的前提,是自己的大脑里有一套完整的体系,是具有深度思考的能力,这样才能把别人的东西拿来用。否则自己的脑子里没有东西,一味的跟随外界的“大道理”,那又回到了问题的开始——听了那么多的大道理,依旧过不好这一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什么你听了那么多大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rwbk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