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也许,当我们对自身和宇宙的认识越来越丰富和深刻的时候,也正是认识到我们自身局限性的时候。就如同井里的青蛙认识天空一样,我们的思维和视角同样的有限。
2、越是愚蠢的人,越觉得别人是愚蠢的。因此对宇宙缺乏敬畏,对他人缺乏尊重。狂妄,意味着无知。
3、烦恼从哪里来?从我们自身的认识中来。当你看不透这世间的规律时,就迷茫,就烦恼。
4、我们正变得越来越低级趣味。
5、我们活在这世上,有两件事需要格外注意:一是安顿好自己,二是处理好与他人的关系。
6、真正的佛法没有定法。
7、其实不论东方西方,一切宗教都有相当程度的互相模仿。
8、在与子女的互动中,好的父母和坏的父母之间的差异并不在于犯不犯错误,而在于如何处理所犯的错误。同理,作为其它角色,也有这个规律。
9、战争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只会带来更多的伤害。
10、焦虑,多是源于对无常的拒绝。
11、焦虑、抑郁往往源于对死亡的恐惧。为什么一些宗教界人士很少焦虑和抑郁?就是因为解决了死亡恐惧的问题,比如佛教里的轮回说,认为死亡不是终点,死亡之后将会进入到下一个阶段,就大大的降低了人们对死亡的恐惧。尽管轮回说无法考证其真伪,但其积极意义已经显而易见。
12、不同文化、不同价值观的人之间,很容易发生误解,明明你是在做这件事,他偏觉得你在做另外的事。
13、如果说以前中国人最大的问题是温饱问题,那么,今天,中国人最大的问题就是心理问题。
14、多少人活着活着,把自己活成了畜生。(此处无贬义,相反,看到这个事实很难过)
15、我们在攻击和批判社会丑恶的同时,却很少发现自己早已成为社会丑恶的一部分。
16、当别人说理想已经戒了的时候,我坚守自己的理想,于是我活成了别人眼中的理想主义者。
17、悲叹于很多父母对自己制造问题孩子的事实浑然不知,还表现出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
18、不敢脆弱,才是最大的脆弱。
19、越是跟人类接触,越有自绝于人类的冲动。
20、写给悲伤:悲伤,填满了整间屋子,将我包裹了起来。好想逃离,却无处逃离。就这样,和悲伤成了朋友。
21、电视屏幕越来越大,脑子越来越小。
22、世间有一种最通行的迷信,叫做“少数服从多数的迷信“。
23、人是自己人格的囚徒,通过个人成长可以获得更多的心灵自由。幸福和成就是健康人格的副产品,爱也是。
24、过多的关注别人的生活以及别人对你的看法,实际上是在浪费自己的时间。
25、生命的过程就是做自己,成为自己的过程。
26、别人对你的态度,都是你教会的。
27、为情所困,皆因心智尚未成熟。
28、以创作一件作品的目的去做一件事,比以解决问题为目的去做同样一件事的动力更大,更持久。
29、原因的原因不是原因。
30、每当生活里不知道想要什么时,就先想想自己不想要什么。
31、所谓的自由,从某个角度上来说,就是不怕被别人讨厌。如果你无法不在意别人的评价、无法不害怕被人讨厌,也不想付出可能得不到认同的代价,就无法贯彻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就是,得不到自由。
32、废话占据了你的生活,使你变成了废物。
33、准确的陈述是写作的第一要素。
34、每个人都有闪光点,假如这个闪光点有光的指向,那么沿着光照向的方向前进就不容易跌倒,背着光走,十有八九是要栽跟头的。
35、写给女儿:你用力的挥动着小手 用灿烂的笑容 和爸妈作别 我们也用力的挥动着大手 在人海中 竭尽所能 吸引你的视线 怎知道 转身便 泪如泉涌
36、举一个例子:一位天才科学家和一位普通工人乘坐高空热气球出现故障,如果不跳下一个人,热气球将会坠毁,两个人都将死去。再设想这位科学家是地球上最有可能攻克艾滋病的人选之一。如果你能决定他们的生死,你将如何做?遵循什么原则?
37、写给爱人:我拙手笨脚,寡讷多愁,且因成长经历的缘故,略自卑,对爱和认同的需求强烈,对拒绝和否定异常敏感,常因小事与你争执,计较而不大度,对你关爱却寥寥,甚伤卿心!然夫人隐忍宽容,对我爱之深情之切,令我惭愧。余生数十载,愿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只有死别,再无生离!
38、你选择倾听自己的内心,成为你自己,还是选择活在他人的期待和要求里?这无关乎自私与责任,如果你没有能力爱自己,又有什么能力去爱他人,更不用谈带给他人幸福!反过来说,每个人都应尊重别人的独立性和主体性,而不应该将个人的欲望需求绑架于他人之上。“我都是为了你好”真的是为别人好吗?
39、很多人一直忙着生活,却忽视了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