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中西篇 - 2. 差异 自律 自爱 - C. 博爱与自爱

中西篇 - 2. 差异 自律 自爱 - C. 博爱与自爱

作者: 径庭饮露 | 来源:发表于2019-01-12 17:24 被阅读0次

    (三) 博爱与自爱

    博爱,即爱人,在儒家经典中姑且解释为在修齐治平过程中所贯穿的仁义礼智信。

    在理上,二者互为前提,互为体用, 不分先后,究竟一体。

    没有自爱,无以爱人。

    没有爱人,自爱难圆。

    在事上,二者虽无本末之分,但有次第之分,有先后之别。否则,不以务实的态度和恰当的方法落实,可能会令慈悲流于虚妄,令行人误入歧途,令学人信心受挫,令观者讥笑诟病。

    爱即福。

    在世间,福德即是一切万千变化背后不离的基本源泉,好比水之源,木之本(需要注意的福德是本是根,但不是全部,后续的功夫依然要做,切勿断章取义)。

    这个是基本的心法,弥足珍贵倘使勤习之,体会之,得到受用,从而树立起所谓的正确的三观,可以成为一生受用不尽之福源。在个人,可成为学业,事业亦或志业,道业一生不竭之动力,在家族,可成为代代相传之薪火。推而广之,对国家, 天下亦如是。

    一信即入之人, 可以直接参考了凡四训中的袁了凡先生知命,立命,改命的过程,将了凡四训一书和视频分别阅览三遍至十遍。而后日行一善,久之自能体会到行善可升阳,以养身;可得乐,以养心。身心皆得养,方可成器,成器方可承财。

    欲究其理之人,可以参考佛门中的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从次第上,布施乃六度之首。是向上一路求索的入门根基。

    现实中很多反对,曲解论语等经典的原因大概有几个:

    1. 把逻辑正确等同于结论正确

    不自觉的,也就是在没有觉察的状态下,把受到的教育或者听闻的信息接纳下来,并当作日后认知和判断的前提。并且在日后的判断中缺乏内省,反思的愿望,契机,尤其是方法(此处的方法并非是单纯思辨意义上的方法,儒道释的修行都有切实可行的入手功夫和方法,比如慎独,静坐,持诵佛号等等,层次分明,逻辑严谨,步步可验), 在正确的逻辑推理中, 得出一个看似正确的结论,却忘了结论正确的必要前提除了逻辑正确外, 还有前提正确。而很多时候, 这些前提往往是对错兼具的,得出的结论可想而知。由于人的精力是如此的有限,其实主动思考获得的认知多半是专业类的, 那些如同空气和水一样伴随我们的人文历史信息常常是以悄无声息,欠缺甄别的方式进入我们的认知世界,并沉淀为思考的前提。

    2 把历史等同于传统, 把传统等同于经典

    类似于把一个人的学习经历等同为学到知识,把学到知识等同于学到知识背后的原理。实际上,去了学校不代表学到了知识, 学到了知识不代表会深究其底层的原理。三者有关系,但是没有必然联系。

    3 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基本工具之一,但是语言文字本身又是挂一漏万的。学人可能缺乏全面的理解,导致断章取义,形成偏见。可能缺乏本质的理解, 导致不晓通变,形成误解。

    好比儒家的随心所欲和不逾矩,道家的无为和无所不为,佛法经典心经的一段描述:色(外相,有形,可生灭的一切)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有的人看到不逾矩,所以觉得不自在,但是忘了还有随心所欲。有的人记住了无所为,所以觉得虚妄寂灭,但是忘了那是为了无所不为。有的人这一刻理解了无为为体,无所不为为用,但是又忘了其实二者是互为体用的。随场景的变迁,下次可能是无所不为为体,无为为用。

    觉得没用,或者不好用,可能是自己没有用好,或者用的暂时不熟练。

    世间哪里有那么容易的事情,全职求学接近接近20年,直到大学毕业,又有几个人得到科学的真实受用呢。对外物规律的研究尚且如此困难, 对内在义理的研习又何尝不是如此。

    4 不得师承,不得门径,将思辨层面上的机巧之心等同于以进德修业为前提的身心学问,导致不得真实受用,久之认为其虚妄无实。

    对于论语这类经典, 一类人认为其本身在理性层面上就是错误的,所以将之视为糟粕而摒弃之;另一类人认为其教导的所谓光明和良善的部分在道德层面上是虚伪的, 将之视为毒害而厌弃之。前者的特点经常体现为对西方的人文, 制度和科技比较认同。后者的特点可能是多半在成长的经历中体会过虚假教育的切肤之痛,在遭遇过身心上的困顿乃至经济上的损失后,由于某些契机豁然觉醒,意识到曾经的虚假教育的伤害。因为前者的存在, 所以中西篇首先讨论了中西经典的关系,以求通达。因为后者的存在, 所以又分别讨论了平等和自由的存在前提,以全其理。

    博爱,爱人,仁义等学说常被归为道德层面。道德自然有真有假。有些时候,理性层面上的认知错误相对容易被理解和原谅,  而道德层面上的欺骗,往往流毒甚深,贻害无穷,所以常为人所不耻乃至痛恨。所以有的人将曾经受过的虚假教育称之为毒教育,并不为过。

    在一个涉及房产投资的微信群里, 当讨论平等, 自由和博爱以及儒家教导这个话题的时候,一个群友发了一段个人经历,大意是:代表孔孟之道的仁,义,礼,智,信就是真正的毒教育。曾经的自己善待他人, 却被当作傻冒,为人轻贱,鄙视。观念上被虚假的道德和观念绑架和误导, 缺乏对真实的社会运行规律的认知, 尤其是经济领域, 从而错判了相关的投资机会,被当作了收割的韭菜。并且在读了一些文章后, 三观尽毁,喜得新生。

    当我后来再一次试图在群中发表相关言论的时候, 被默默潜水的群主,跃出水面,一个飞踹,踢了出来。抚摸着屁股上的脚印,暗自思量-----为什么不是两脚呢? 美,不都应该是对称的嘛。算了 ,反正都出来了,随踢而逝 gone with kicking 吧。反正我是搞IT的, 挨踢惯了,不差这一脚。

    言归正传。对于上面喜获新生的仁兄, 且不论获得真相的前因和后果如何,单就真相的获得本身,我深以为然。在经历了太多欺骗,误导,无知,莽撞后,那种获得真实认知的通达,开朗只有当事人自己能够深切体会。在此,表示恭喜。但是,顺着新生兄的意思来深入的讨论一下。

    (第一):毒教育

    毒的特点就是假,大,空,违背人性。

    备注 :这里的人性可以通俗的理解为世俗意义上的人类的整体修养水准,不是佛法上的非善非恶,不生不灭的自性,也并非儒家所说的本善之性。对于这一点,描述的比较通俗而富于层次的是王凤仪先生在笃行录和化性谈中的教导。人有三性,一天性、二禀性、三习性。天性是纯善无恶的,孟子说的性善,正是指的天性;人赋的性是禀性,禀性是纯恶无善的,荀子主张的性恶,正是指的禀性;后天的性叫习性,习性是可善可恶的,“近朱则赤,近墨则黑”,告子说的性“可东可西”,正是指的习性。

    首先, 没有博爱,没有仁义,难道需要互害?显然不是,所以仁义的提出应该不是问题。

    那么,仁义的真假才是关键,所谓假仁假义的原因可能有几个方面,包括,但不限于:

    其一:上行者自身不身体力行,假他人之仁,行一己之私。下效者故认为仁义为虚妄之事。

    其二:仁义之说虽好,但是其理不通,其法不正,导致不可能达到提倡的仁义,从结果上来看也是虚妄,虚假的。

    其三:学人自己不明爱人与自爱的关系,偏执一端,而误认为仁义是假。

    上面的喜得新生兄,觉得善待他人,反遭人轻贱。然后得出结论:自己的善意是错误的,所受的教育是有毒的。

    把逻辑展开一下, 新生兄喜欢为人轻贱吗?喜欢那个轻贱你的人吗?都不是, 但是,你在否定孔孟之说的同时,正是在否定自己的善意, 之后的结果可能是亲手把自己变成那个自己不喜欢的人。

    对于新生兄, 需要的,不是放弃爱人,对立彼此,而是在保留爱他的时候,增加自爱。

    好比一个人因为相信他人, 而受骗。然后要从此放弃相信他人?当然不是。需要的是保留相信的同时,增加判断的智慧而已。

    吃饭噎着了,避免的方式不是废食,而是学会正确的吃饭方式而已。

    不可因噎废食的道理似乎人人知道, 但是以此为例,显而易见未必如此。

    (第二):重建了对于这个世界真相的认知

    当你重建了对于外部真相的认知之后, 是否想过, 丰富广袤的外部世界的存在, 是否对应一个同样丰富广袤的内部世界。

    外部真相的重建固然重要,内部真相的重建至少同等重要吧。依据二者的互为体用的依存关系, 内部真相的重建倘使不得完成, 你能保证自己不会被再次当作韭菜收割? 真正难以察觉的收割,可能不是收割后, 你终于意识到曾经活成了韭菜,因为在外部世界里,起码大多数人能知道自己不知道,进而奋力去探寻真相。

    更糟糕的收割,可能是被当作韭菜收割之后,从此洗心革面成为苜蓿,以为躲过了收割,而真相却是你本是一棵大树。

    认清了世界,可以躲过外部的收割。不自知,可否躲过内在的自伐?

    也不知道这样的比喻是否合适。但是大意是内部真相的重建不能完成, 收割还是会发生,而且是以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形式来发生。如果这篇文章写给搞经济和投资的人,应该把题目改成韭菜,苜蓿,大树,才更合适。

    儒家心学代表阳明先生有此心光明一说,佛法中有明心一说,真是无比贴切。比如, 前方有一个小坑。明眼人,看到了, 绕过,跳过就好,因为在外部世界里, 我们有双明眼,可以轻松过去。但是对于一个盲人呢,一个小小的坑,就足以造成伤害,如果够深,可能连回头的机会都不再有。内心世界的坑何尝不是如此?坑,何其多。此心不得光明,何以避灾,何以解忧,何以自在。不要期望改变外部世界,因为收割机将永远存在,而且需要存在(善恶各有其用)。因为收割的存在,我们才能在一次一次的阵痛后,终于意识到自己本非韭菜,亦非苜蓿,而是大树。因为你来到人间的那一刻,本就是大树的种子。所以儒释道的先贤们,反复强调得理后,要在事境中反复打磨,而不是很多人误解的避世消极。

    有一个想法,如果有志于诵读经典,比如地藏经,药师经,金刚经,论语,道德经,普门品或者其他经典的话,并且至少300部,或者3000部的话,可以大家建一个群,在各自修行的同时, 偶然分享一下心得,给他人以指引和信心。有此打算的人,可以加微信一三八一四四二五,标明诵读经典的名称和遍数。以地藏经为例,每日一边,3000遍大概要10年左右。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西篇 - 2. 差异 自律 自爱 - C. 博爱与自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edp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