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在家真的是一次很好的自我修炼。这几天听了不少讲座,收获到很多有用的东西。很幸运遇到一群优秀的人,最近也想把讲座内容记录下来与大家分享。
昨天听的是叶武斌老师的《高能要事:一招获16倍效能提升》
不知道你是否属于下面这三类人:
忙死(瞎忙):每天忙忙碌碌,却碌碌无为;
拼死:人生失衡,拼到头却进了ICU(生病),落得一场空;
闲死:得过且过,又悔恨自己虚度光阴,不知如何改变现状。
这时,有计划的生活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核心知识提取
1、三力循环
三力分别指行动力、计划力、反思力
老师提出了一个数据,根据“二八原则”,富人赚钱速度是穷人的16倍,因此要在最优质的时间、空间和精力中,首先完成对人生有积极影响的事务,可以创造16倍效能。
说明:1、自上而下,设定标准,通过大目标计划日常每一步;
自下而上,分类整理,日常事项是否可以帮助我向着目标迈进;
2、八大关注:健康、财富、社交、亲密、家庭、效能、学习、事业。
2、九段
易效能TMTI测评系统链接:
http://t.cn/ExW3GvB
下图是我的测试结果,期待继续升级
喜马拉雅也有老师的免费课程,我只是把对自己有用的内容提取出来了,想要了解更多可以去听听。
二、自己的一些思考:
1、番茄钟作用大吗?
“番茄工作法”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人的最佳工作时长是25分钟,抓住这25分钟时间专注于一件事,之后休息5分钟,四个番茄之后可适当延长休息时间,这样便完成一个循环。通过番茄钟的强制力,可以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话是这么说,但实际操作以后,我一度认为番茄钟太无趣太死板,好像有一个定时炸弹绑在自己身上浑身不舒服。有时会不自觉去看时间,有时休息时间到了,却不知道要做些什么去填充这五分钟,就好像明明做得正起劲,却强迫自己分心。或者自己正处于灵感迸发的时刻,于是会有一股劲想一口气做下去,番茄钟也失去了它的作用。
这次分享会又再次提到番茄钟,听到有的人一天可以完成16个番茄钟,也就是8小时的高效工作,发现番茄钟最重要的作用其实是一种记录,让你养成好的习惯,而不是你要完成多少工作。比如休息时间提醒你该喝水了,该转转脖颈、伸伸懒腰活动一下了……
对下表做个解释:
1、A代表今日任务,优先完成,可以在左侧新增一栏把待办罗列出来,B是计划外的紧急事项,C是那些对我们产生干扰,却又不那么重要或者紧急的事项;
2、通过颜色对一天的时间进行划分,排出工作优先级:
👉举例:
黑色代表日常时间,必不可少;
黄色代表高能时间,出结果必做;
蓝色代表反思时间,调整进步;
绿色代表弹性时间,灵活做和提前做
红色代表应急时间,留出以免打乱原计划
👉改进:
可以参考分类逻辑(34枚金币管理法也提到颜色分类的概念),把同一类工作整理在一起,不然看着会比较凌乱,建议用线上笔记,可以灵活调整位置。
之后我听了喜马拉雅再做补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