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没有单位。
自从我从昆明的一所中学自动离职之后,就没有了单位。当时鼓励"下海",并且我还要为了发表系数空间,于是去了北京,当时还没有"北漂"这个词。
到北京之后,就漂到了中关村,买一张大白纸,上书"数宇新发现"等字,挂在线上,引来一众人围观,包括路过的北大校长丁石孙(已去世)。后来有个叫冯志秋的人(中科院电工所)把我介绍到中国未来研究会企业人才部,每天去北图抄地址写信封,发送给各地的企业家,说他入选某刊,需要交若干认刊费。在这个企业人才部,因为我老去带着模型参展,他们也就不要我了。这大约是我在北京的一个单位,后来就真的"北漂"了,成了没有单位的人。
最近,我从云南省图书馆复印来一份1993年8月16日的《中国科学报》,因为上面有关于本人的报道。


从这过去的报道,可见一斑。
现在回过头来,再看当年的报道,感觉自己年少轻狂,不知天高地厚,似乎可以看到张亚光记者闻听此言后,被五雷轰顶般雷在原地内焦外嫩的模样。
时间是变化的,过了这么多年,又觉得这些话说得对、说得好!毕竟,中国科学界有许多弊病让人不吐不快,想起青年毛泽东,在他的《湘江评论》上说"这时代,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做,谁做?"话尤在耳,真是怀念他老人家啊。
中科院新晋院士名单公布,里面就有我看到过的人,比如上海的李骏,在2019年数学学术年会上闭幕式的压轴报告就是他来讲,虽然没有几个人听,因为人已走得差不多了。
刘进也能成为院士吗?
刘进的单位在哪里?在哪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