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28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名单产生,包括67名中科院院士和18名中科院外籍院士。
那年中科院院士初选名单共157人,备受关注的39岁“美女教授”颜宁落选。

其实在颜宁之前,院士选举中也有不少热门人选曾经落选院士。
水稻专家袁隆平曾三次落选中科院院士,直到1994年中国工程院成立后,袁老才于1995年当选院士。
出生于1930年的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今年已89岁高龄,估计终身无缘中科院院士人选。

当时投反对票的声音是质疑颜宁没有什么水平,说她只是学术民工,干的只是借助功能了得的电子显微镜,解析排序一串蛋白质结构DNA,当然年龄和性别也是某种潜在因素。
俗话说东方不亮西方亮,前不久有报道称,颜宁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2017年底颜宁辞去了清华大学的教职,接受美国普林斯顿大学邀请,成为该校分子生物学系终身教授。
无独有偶,在2017年当选中科院外籍院士中,有一个我们比较熟悉的身影: 微软主席比尔盖茨。

由此不难看出,从事科学研究的人们站上某种高度,国籍就再不是什么事了。
眼前还有一个例子:简书头名美女状元,也是身在英伦心在国内的女中豪杰。

友友们要努力呀!360行行行出状元,不关美丑,不问出处。
虽然小白小编也曾涉足过分子生物学领域,但无所事事一事无成,无“颜”见江东父老,转到简书发展,希望小有成就,报效祖国。
没成想那些乱七八糟的难堪正中我下怀 <见赞必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