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38 定期监测体格指标,追求健康生长

38 定期监测体格指标,追求健康生长

作者: 萨摩Summerciao | 来源:发表于2018-11-20 08:39 被阅读0次

推荐六 定期监测体格指标,追求健康生长

【提要】

适度、平稳生长是最佳的生长模式。每3个月一次定期监测并评估7-24月龄婴幼儿的体格生长指标有助于判断其营养状况,并可根据体格生长指标的变化,及时调整营养和喂养。对于生长不良、超重肥胖,以及处于急慢性疾病期间的婴幼儿应增加监测次数,达到健康生长的需要。

【关键推荐】

◆体重、身长是反映婴幼儿营养状况的直观指标。

◆每3个月一次,定期测量身长、体重、头围等体格生长指标。

◆平稳生长是最佳的生长模式。

【实践应用】

1.如何绘制和评估婴幼儿的生长曲线

从婴儿出生起,就将其每次健康体检时所测得的身长、体重、头围等数据,按月龄标点在相应的WHO儿童生长标准上,如按年龄别身长、按年龄别体重、按年龄别头围,并将各个数据点连接成线,就是每个婴幼儿个体化的生长曲线。相比单次测量的体格生长指标,定期连续测量体格生长指标并绘制成生长曲线,可以更直观地反映婴幼儿的生长状况,也可以更及时地反映营养和喂养情况。

大多数婴儿在满6个月后,其生长曲线会处于相对平稳的水平,与WHO儿童生长标准的中位线平行。当婴幼儿的生长曲线在WHO儿童生长标准的第3和第卯百分位之间(P3-P7)或在Z评分-2至+2之间,并与儿童生长标准的中位线平行时,均为正常。而当婴幼儿生长曲线有明显下降或上升时,应及时了解其喂养和疾病情况,并作出合理调整。如当体重生长曲线从P50快速下降到P15,说明近期体重增长缓慢,可能存在营养摄入不足,应进步了解近期是否有疾病,喂养不良等;而当体重生长曲线从P50飙升到r85,说明体重增长过快,同样需要寻找原因,减少过度喂养等不良喂养行为。

2.特殊情况婴幼儿的生长评估

少数有特殊情况的婴幼儿,如早产/低出生体重儿、患有先天性遗传性疾病,以及各种严重急慢性疾病的患儿,其生长曲线均有其各自的特殊性,应由营养师或专科医生予以评估和解释,并对于这部分婴幼儿加强定期的生长监测

【科学依据】

2岁以下婴幼儿的生长与遗传、种族、地域等因素无关,出生正常的足月婴幼儿生长主要受到营养的影响。因此,通过追踪婴幼儿体格生长指标,如按年龄别体重,按年龄别身长,按身长别体重等,可以比较客观地反映婴幼儿的营养状况。

婴幼儿按年龄别体重、按年龄别身长在同年龄、同性别儿童生长标准P3-P97,或Z评分在-2至+2之间,均为正常:在P15-P85,为生长良好。按年龄别体重在P3以下或Z评分低于-2,为体重不足;按年龄别身长在P3以下或Z评分低于-2,为生长迟缓。按身长别体重在P3以下或Z评分低于-2,则为消瘦,而按身长别体重在P97以上或Z评分高于+2,则为超重。

对于婴幼儿体格生长评估最有价值的是长期纵向随访。如果婴幼儿单次测量体重低于P3或Z评分低于-2,可能说明存在喂养问题或有疾病但也可能是早产/低出生体重等。而如果在长期纵向随访中发现婴幼儿体重生长曲线增长不良、不增长、甚至下降,则为生长不良,说明存在喂养问题或疾病因素。而当发现婴幼儿体重生长曲线持续上升时,需要注意超重。一般来说,婴幼儿体重变化较快,可以反映近期的营养状况。身长的变化相对于体重的变化而言显慢,当体重长期增长不良时就会影响到身长的增长,身长反映婴幼儿长期的营养状况。按身长别体重,按年龄别体质指数(BMI)则能较好地反映婴幼儿超重肥胖情况。

研究表明,7-24月龄婴幼儿期生长过快,尤其是体重增加过快,增加儿童期及成人期肥胖的风险,并增加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而婴幼儿期生长过慢表明存在某些重要营养素缺乏的风险,并同样可增加以后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38 定期监测体格指标,追求健康生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eft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