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因为电影《红高梁》知道莫言,而是 因为他获诺奖后才知道的。说实话,在他获诺奖后被炒的火热的那几年,也没读过他的书,总觉得他的小说不符合自己的喜好,也就没有兴趣。
最近在读《读库》2104,《莫言和他的高密东北乡》。对莫言的认识有了转变。
莫言五年级辍学,别的同龄孩子上学时,他跟着大人们干活儿,放牛,听故事。然后去当兵,在部队自学文化课考军艺。没考军艺前业余写作,后来专业写作。
虽然他小学五年级毕业,但它没有放弃希望,抓住了唯一可以改变命运的机会——当兵。当兵以后,积极的学习文化知识,而且是自学,在给士兵讲课时得到领导青睐。同时挤时间写作,投稿。取得小成功。
在听说可以考军艺后,又想方设法报名。虽历经波折报名成功,但离考试所剩时间不多。这时,自学的文化知识起了决定性作用,最终以优异的文化分被录取,从此走上了专业写作的道路,并一举成名。
固然当兵,报考军艺,以及他所处的时代,有幸运的成分,必竟只出了一个莫言。没有他自己的努力,多好的机会都不能利用。常说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莫言可以证明。
山东离我们河北不远,他平淡的讲述,我能感同身受。真实中传递出积极向上。以前对他的不喜欢不信任一扫而光,有的只是佩服。佩服他不放弃和之后的努力,诺奖不是谁随便就能获得的。
不论起点多么低,只要心中有希望,努力是顺其自然的,苦死累也就成了乐趣。便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