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敢”今天我至少说了两次,自己没有注意到。
因为要开学了,我成了胆小鬼,怂包一样无存在感才好。
做梦开始有不好的事情发生,梦里在找东西,找人,找教室。
![](https://img.haomeiwen.com/i25975235/9d27b676c07889a4.jpg)
一次是跟领导聊天时候,打电话使用打印机的时候,自己说了我不敢。内心的顾虑是我要打印的内容是自家孩子要期末考试了,我没有打印机所以我需要占用共用资源,打电话之前内心有担心,结果打完电话之后还是自己不敢,提前去办公室等着,结果看到了另外一个打印机能使用的情况下,结果又没有用。打完之后赶紧跟领导说一声自己打印过了,不用操心的事情。
第二次是打电话给刘老师说了,“我不敢问大咖。”引起别人会觉得我问的问题比较简单,所以不敢去问大神。我做题时候发现了一个特殊值的计算,我去查计算器时候发现弧度的转化不容易操作,我想到了智慧锦囊,就是刘老师,也是我敢大声提问,说到“我有一个问题。”的刘老师,还是相处久了,敢提问次数多了,就愿意去问他,不用担心被嘲笑,也算是自己把问题解决了。刘老师谦虚地说,以后可以多说说(其实是讨论,请教的意思)就好了,给我很大的鼓励和安慰,我做题不会是正常的,积累量没有达到。
那我发现自己的情绪这么不稳,也是有几天没有读书的缘故,所以自己又不够理性和冷静了,在家的这两个月读的书都去了哪里呢?
因为启发没有及时记录下来,所以就忘记了。还是需要多提醒自己,读书开阔视野,写作业让自己冷静下来不至于往上飘,没有根基。
冲动上头
有时候又很鲁莽。
上午开会,史老师布置了预习新书的第一课内容,在钉钉群发布了学习的导学案。
晚上一、二节课是从6点20分开始的。
我看想起来看时间的时候是6点25分了,我注意到钉钉群的另外两组班级都布置过任务是复习上一本书的导数部分内容。
一个是组长王老师,发布时间是6点15分,还有就是该负责最后一程的史老师,林上课前两分钟发布内容是6点18分。
我一看时间都过去了几分钟,赶紧发布了作业之后,还是需要把图片附上,这时间就过去到6点30分,赶紧打电话问王老师,他还不知道联播群里没有动静也没有提前知会一声的事情。我的及时提醒带有疑问,带有抱怨史老师没有提前知会我们的意思,带有情绪,让我们被动了。
早知道是自己安排的话,也需要情报方面的内容,我其实下午还打电话给组长王老师过,问一下这接下来的两周时间都做什么内容,因为涉及到提醒同学们来学校带的书目。没有说周二晚上是个联排时间的话就是限时训练的。我这边其实是需要有个预判的,因为学生想要知道第二天的内容。
线上学习的这个阶段是小组合作,四个人值班排号的顺序,最后一班岗的史老师没有提前预报做什么,也许他也是自己看组长安排了内容之后才临时决定不讲课的,所以还是说组长没有指定同课异构的话就是个人按照思想进度去发挥的。
所以说小范围内的课堂安排还是需要去研究课程标准,研究学生是否做会了一道题目。学生的思路是如何的,那么自己先走一遍是必须的,不能有疏忽的环节。需要大量刷题之后做出得心应手的体验和感受,才能灵活把握上出来灵感和互动,产生共鸣。所以课堂教学的得心应手来之不易,是一个人摸石头过河探索出来的成长之路。
我其实还需要多想几天的时间安排,那么看来需要的是自己搜集情报,整理信息,安排接下来的时间内容。看起来这些协调的自动化,和开车的自如是不是一种类型都是需要积累有关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