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道是“众人拾柴火焰高”,叔侄俩齐上阵,没一会儿就把后墙砌好了。
这时,其余的四人也一前一后到了李老汉家。
李老汉从屋里拿了纸笔出来,放在小木桌上,对王木匠说:“他们说,你来记。”
王木匠点了点头,说:“咱们一个一个来。张大,你先说,你走访的那几家丢东西了吗?”
张大摇了摇头,说:“没有,他们都没有丢东西。”
其他人也纷纷道:“没有。”
只有昨晚跟着民警去派出所的那个汉子犹豫了一下,才说:“牛生说他家丢了一个镯子。”
众人听到这个名字,纷纷露出了异样的神色。
牛生在南庄,可谓是臭名昭著。他个头不高,二十出头的年纪,整天游手好闲,靠偷鸡摸狗度日。
俗话说:兔子不吃窝边草。这牛生却反其道而行之,常常偷村里的东西。一般只要有谁家丢了东西,就准是他偷的。
久而久之,大家都有点厌恶他,但碍于他爹是村长,所以就没有人敢找他的麻烦。
李老汉板着脸,说:“牛生这娃儿不靠谱,他的话只能信一半。昨天我发现贼的时候,贼明明在朱家院子里,他家东西怎么会丢?”
王木匠说:“叔,咱们就事论事,不能有偏见,万一冤枉他就不好了。”
李老汉想了想,吩咐道:“张大,你去把他叫过来问个清楚。”
张大犹豫了一下,苦笑着说:“叔,您换个人去吧!牛生是我侄儿子,要是出了问题,我媳妇那里不好交差啊!”
王木匠自告奋勇,道:“叔,我去吧。”
李老汉点了点头,说:“你跟他说,这是民警同志的安排,让他配合工作。”
王木匠闻言,点了点头,就去叫牛生了。
这时候,朱三走了进来。他笑着对李老汉说:“叔,我家没丢啥东西,麻烦你了。”
李老汉摆摆手,说:“咱们乡里乡亲的,你又是我看着长大的,就不要跟我客气了,没丢东西就好!”
朱三看着众人围在桌边,桌上还放了纸笔,就疑惑地问道:“叔,你们这是干啥呢?”
张大说:“哦,我们在登记丢失的东西,好上报给派出所的同志。
朱三感激地说:“辛苦了,多亏了大伙儿,要不然我家就被偷了,晌午去我家喝几杯哈。”
众人一听,眼里就冒出了精光,纷纷应下了。
朱三说:“那我先回去做饭了哈。叔,还有哥几个,等会儿一定要过来哈。”
“行行,你回去多整几个硬菜等着。”
“酒要管够哈,不然就喝不尽兴了。”
“哈哈。朱三你真会来事儿!”
“……”
朱三跟李老汉说了一声,就回家去做午饭了。
网友评论